1. 决定提起公诉:在案件审查完毕后,需要提起公诉的,由检察长决定或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在实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情况下,主诉检察官对办理的部分案件可以决定提起公诉。
2. 制作起诉书: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后,制作起诉书。起诉书必须加盖检察院的公章,并附上有关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
3. 移送起诉书和其他证据材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如果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要求补充证据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移送。
法庭调查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 启动法庭调查:由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开始后,由控方控诉开始。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
2. 控、辩双方讯问或发问:控方提出控诉后,在审判长的主持下,被害人、被告人就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逐一讯问被告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补充发问。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就附带民事部分的事实向被告人发问。被告人的辩护人及法定代理人可以在起诉一方讯问完毕后向被告人发问。
对于共同犯罪中的各个被告人,由公诉人分别进行讯问。如果合议庭认为必要,可以传唤所有被告人同时到庭对质。
3. 调查核实其他证据:法庭调查时,必须当庭查证核实用作定案根据的证据。这包括通过证人作证、询问鉴定人、出示物证并进行辨认、宣读书面证词、书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方式进行。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故意伤害造成二级轻伤的,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检察机关是会提起公诉的,但如果有积极赔偿取得谅解情形的,不起诉机率是比较大的。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要追究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是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但案件一般不进行公开审理。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