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案件进行陈述:被害人在审理案件时有权对案件进行陈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2. 参加辩护:被害人有权参加辩护,为自己的权益进行辩护。
3.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 公诉案件: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2. 自诉案件: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自诉人承担。对于缺乏罪证的案件,如果自诉人无法提供补充证据,人民法院应当劝说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后,如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获得并提供相关证据,可以依法调取证据。
3. 被告人:被告人既不承担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也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4. 例外情况下的举证责任:在某些例外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例如,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需要说明超过合法收入的财产来源,如果无法说明来源合法,则将被认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然而,检察机关仍然承担证明国家工作人员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并差额巨大的责任。
5. 人民法院的责任:人民法院不承担举证责任,但负有调查和核实证据中的疑问的责任。
6. 公安司法机关的责任:公安司法机关对于与程序事实相关的证明责任。例如,如果公安机关要没收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保证金,必须证明被取保候审人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事实。
7. 诉讼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对于某些程序事实,提出主张的诉讼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例如,被告人申请审判人员回避时,必须提供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采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物证、书证的排除规则,非法证据不得使用,以及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证据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和法庭审查证据合法性的程序。规程旨在确保司法公正
交通事故调解的原则和程序。调解基于自愿、合法和事实清楚的原则,包括介绍事故基本情况、宣读认定书、分析事实、确定损害赔偿责任、计算赔偿金额和确定赔偿方式等步骤。调解中应遵循全面赔偿和公平合理的原则,保护被害人利益,恰当维护被告人权益,不能以赔代罚或多赔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中的累犯是否适用问题。根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施细则》,对于具有累犯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速裁程序。此外,细则还规定了其他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如涉及未成年人、盲人等特殊情况以及案件中存在异议等情形。同时,也规定了符合速裁程序
附条件不起诉的复议申请人范围,包括公安机关、被害人以及不起诉人对检察机关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提出异议的途径和程序。公安机关和被害人可以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提出复议申请,同时不起诉人也可以向该检察院提出申诉。所有复议申请均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