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 > 检察院要再侦查,法院说要延期审理,这种故意拖延合法吗

检察院要再侦查,法院说要延期审理,这种故意拖延合法吗

时间:2023-09-29 浏览:6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763
依据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移交的案件,如果认为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再进行侦查。补充侦查后再起诉,那么检察院要再侦查,法院说要延期审理,这种故意拖延合法吗?下面由莱州律师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检察院补充侦查与法院延期审理的合法性

一、检察院补充侦查的合法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后,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批准或不批准逮捕。如果决定不批准逮捕,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并通知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因此,检察院补充侦查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二、法院延期审理的合法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等情形,可以延期审理。另外,如果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可以提出建议延期审理。此外,如果因为申请回避等原因无法进行审判,也可以延期审理。因此,法院延期审理是合法的。

补充侦查的适用情形

一、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

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需要补充侦查的情况,可以决定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补充侦查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且应在一个月内完成。如果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人民检察院仍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补充侦查的决定由人民检察院做出,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二、法庭审理阶段的补充侦查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如果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并提出建议,人民法院可以延期审理。然而,延期审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并且人民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如果合议庭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被告人可能有自首、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而起诉和移送的证据材料没有相关证据,应当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延期审理申请书范本

申请人:a,男,××岁,×族,××省××县人,××省××市××厂职工,现住××市××区××街××号。

请求事项:

关于××区人民法院(1999)民初字第125号“申请人a诉b债务纠纷”一案,现因申请人无法按期出庭,请求人民法院延期审理。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a诉b债务纠纷一案,××区人民法院定于××年××月××日××时开庭审理。申请人于××年××月××日在工作时被机器压伤,右腿骨折,现住院治疗,故无法按期参加开庭审理。为保障申请人出庭参加诉讼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2条第1款的规定,特请求人民法院推延本案开庭审理日期。

此致

××市××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a

××年××月××日

附:

(1)××市××厂关于a工伤证明;

(2)××市第××人民医院对a伤势的诊断证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累犯是否适用速裁程序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中的累犯是否适用问题。根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施细则》,对于具有累犯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速裁程序。此外,细则还规定了其他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如涉及未成年人、盲人等特殊情况以及案件中存在异议等情形。同时,也规定了符合速裁程序

  • 刑事速裁程序的程序和期限

    刑事速裁程序的相关内容。该程序主要针对事实清楚、被告人认罪认罚、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简化了庭前讯问和开庭通知等环节,审理期限通常为受理后十日内审结。其适用条件包括案件级别、可能判处的刑罚、案情清晰度以及被告人的意愿等。速裁

  • 走私犀牛角如何处罚

    走私犀牛角行为的处罚规定。走私犀牛角行为将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根据不同情节,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没收财产。此外,文章还涉及涉嫌走私罪案件找律师的作用以及走私行为的认定标准。

  • 酒驾和醉驾要受到什么惩罚?醉驾开庭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酒驾和醉驾的法律惩罚和相关注意事项。酒驾和醉驾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其惩罚力度依据具体情况而定。酒驾一般按治安条款处理,而醉驾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另外,酒驾和醉驾的判断标准也做了详细说明,包括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定义以及检测方式。

  • 侦查期限是否包括补充侦查,侦查期限延期规定有哪些
  • 刑事案件退回侦查期限
  • 延期审理是休庭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