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 > 从秘密审判到公开审判的法治进程

从秘密审判到公开审判的法治进程

时间:2024-10-1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942

中国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公开审判的确立

一、中国诉讼制度的秘密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晚清时期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诉讼一直以秘密为特征。根据北洋军阀时期陆军、海军审判条例的规定,军事法庭在审判时禁止旁听、辩护和上诉,实行秘密审理和秘密行刑,以便滥用权力和草率判决。同样,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防止革命者利用法庭进行宣传,揭露反动和传播真理,也经常采用秘密审判的方式。

二、公开审判在宪法中的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三、公开审判在法律中的确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时,一律进行公开审判。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四、中国高官的公开审判案例

自1949年以来,中国多位高级官员进行了公开审判。例如:- 1952年,河北省人民法院公开审判了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和书记张子善的巨大贪污案,并判处死刑。- 1998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陈希同的贪污和玩忽职守案,判处有期徒刑16年。- 2001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涉嫌受贿一案,并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2000年,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的受贿、行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五、不宜公开审理的例外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和未成年人案件不宜公开审理。例如:- 黎庆洪案中,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指控,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决定不公开审理,但仍公开宣判。-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公开审理,但可以邀请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六、以公开名义进行的秘密审判

尽管公开审判原则的确立,但仍存在一些变相不公开审理的情况。例如:- 2009年,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原区委书记涉嫌报复陷害案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法院未给出合理说明情况下,拒绝公众旁听和媒体采访。

七、结论

公正、透明的审判应该主张公众监督,公开审判原则的实行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情和处理案件。尽管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和变相不公开审理的现象,但这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违反了法院案件审理的原则。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公开审判的原则,促进司法的公正和透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军事法庭审理军人贪污案件的程序和规定

    军事法庭审理军人贪污案件的程序和规定。军事法庭依法审理,遵循《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在最高法的监督指导下行使审判权。其审判原则和制度保障公民法律平等,实行公开审判、辩护等制度。审理程序包括核查身份、开庭、宣布合议庭组成、询问是否回避等步骤,最后当庭

  •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哪些程序

    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包括民事诉讼的程序和定义。民事诉讼程序包括公开审理、开庭审理阶段、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阶段,并涉及到缺席判决、和解和调解等情况。民事诉讼是公民、法人等因财产和人身关系提起诉讼的活动。

  • 重构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

    监狱减刑和假释的提请程序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目前程序缺少权力制衡,不符合公诉权启动审判权的理论。建议重构减刑假释程序,由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减刑假释的提请权,将审理方式改为个案审理和公开开庭审理,并赋予罪犯相应的权利。法院裁定应送达检察院并接受其监督,

  • 累犯是否适用速裁程序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中的累犯是否适用问题。根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施细则》,对于具有累犯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速裁程序。此外,细则还规定了其他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如涉及未成年人、盲人等特殊情况以及案件中存在异议等情形。同时,也规定了符合速裁程序

  • 刑事速裁程序的程序和期限
  • 走私犀牛角如何处罚
  • 酒驾和醉驾要受到什么惩罚?醉驾开庭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