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在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时,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应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在经审理后应根据以下情形进行处理:
(一) 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都正确,量刑适当,应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二) 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的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应改判;
(三) 如果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后,如果被告人提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不得再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服,并且人民检察院又未提出抗诉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民检察院驳回了当事人的抗诉请求,当事人还可以申请复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在经过审理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都正确,量刑适当,第二审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的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第二审人民法院应改判。如果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后,如果被告人提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不得再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刑事案件二审中的庭审和书面审理两种审理方式的区别。庭审需要当事人亲自出席法庭进行口头陈述和辩论,而书面审理则基于书面材料做出判决或裁定。书面审理适用于事实清楚的上诉案件,而部分案件如事实不清、检察院抗诉或涉及死刑案件必须开庭审理。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情
抗诉的定义和形式,包括人民检察院认为法院判决确有错误而提请重审的诉讼要求,以及抗诉的适用范围,包括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足,适用法律不当和严重违反诉讼程序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抗诉的情形主要包括这些方面。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维护上诉制度、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方面的意义。该原则能消除被告人担心加重处罚的顾虑,保障其依法上诉和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有助于发挥上诉制度的作用,保证两审制的贯彻执行,促使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和法律监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和价值分析。该原则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消除其担心加重处罚而不敢上诉的顾虑,确保上诉制度的正常运行。此外,上诉不加刑原则也有助于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其适用范围包括被告人独立提起上诉的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的案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