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抗诉后不服判决要怎么处理
时间:2023-10-16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院进行案件的判决后,当事人若不服判决,可以向上一级法院进行上诉,也可以向检察院进行申诉。二者中无论当事人选择以何种方式进行维权,均不会对另一种方式造成任何影响,也即是在当事人向检察院抗诉后仍然不服的,依旧可以向上一级法院进行上诉。而接下来,就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检察院抗诉后不服判决的处理方式
上诉权和申诉权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在上诉期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同时,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提出申诉。这是法律赋予的当事人的上诉和申诉权利。
刑事诉讼中的申诉和控告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以下行为之一,有权向该机关提出申诉或者控告:(一)在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后,仍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二)应当退还的取保候审保证金未退还;(三)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四)应当解除的查封、扣押、冻结未解除;(五)贪污、挪用、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
申诉或控告的处理程序
受理申诉或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如果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对申诉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如果情况属实,会通知有关机关进行纠正。这样,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了保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抗诉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抗诉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抗诉原则包括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等情形。抗诉程序包括抗诉的提出和方式,提出抗诉的主体和接受抗诉的法院审级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抗诉案件的再审程序和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的相关内容。
-
刑事抗诉的含义
刑事抗诉的含义、法律依据、条件及程序。刑事抗诉是当被害人或公诉方对刑事判决有异议时,通过向上级检察院提起抗诉来实现对被告人的正确惩罚的诉讼行为。其法律依据为《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抗诉的条件包括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且有抗诉必要性。抗诉程序包括二审程序
-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
-
刑事诉讼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程序。抗诉的提出主要基于原裁判存在问题,如认定事实错误、证据不确实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抗诉与再审抗诉的区别,包括抗诉对象、权限、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抗
-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申请抗诉时限:向检察院争取正义的窗口?
-
共同犯罪认定错误刑事抗诉书提交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