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抗诉规定适用情况
时间:2023-10-23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大家都知道我国为保障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制定了检察院抗诉规定。那么,检察院抗诉规定适用情况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检察院抗诉规定适用情况有哪些,希望小编整理的知识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
检察院抗诉规定适用情况
一、抗诉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民事或行政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民事或行政判决、裁定,享有提出抗诉的权利。
二、民事案件抗诉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的情形包括:1. 原判决、裁定所认定的事实没有证据或者没有足够证据支持;2. 原判决、裁定对有足够证据支持的事实不予认定;3. 原判决、裁定采信了伪证并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4. 原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主要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却未进行,从而影响了原判决、裁定对事实的正确认定;5. 原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矛盾,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却未进行,从而影响了原判决、裁定对事实的正确认定;6. 原判决、裁定所采信的鉴定结论的鉴定程序违法或者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格;7. 原审法院应当进行鉴定或者勘验而未进行;8.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其他情形。
三、行政案件抗诉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的情形包括:1. 原判决、裁定错误认定法律关系性质;2. 原判决、裁定错误认定民事法律关系主体;3. 原判决、裁定确定权利归属、责任承担或者责任划分发生错误;4. 原判决遗漏诉讼请求或者超出原告诉讼请求范围判令被告承担责任;5. 原判决、裁定对未超过诉讼时效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或者对超过诉讼时效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6. 适用法律错误的其他情形。
四、可能影响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的情形还包括:1. 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书记员依法应当回避而未回避;2. 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未经开庭审理即作出判决、裁定;3.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裁定;4. 违反法定程序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
庭审和书面审理的区别
刑事案件二审中的庭审和书面审理两种审理方式的区别。庭审需要当事人亲自出席法庭进行口头陈述和辩论,而书面审理则基于书面材料做出判决或裁定。书面审理适用于事实清楚的上诉案件,而部分案件如事实不清、检察院抗诉或涉及死刑案件必须开庭审理。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情
-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维护上诉制度、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方面的意义。该原则能消除被告人担心加重处罚的顾虑,保障其依法上诉和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有助于发挥上诉制度的作用,保证两审制的贯彻执行,促使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和法律监
-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文书样式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的文书样式,包括再审申请案件受理通知书格式和民事判决书格式(抗诉案件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用)。前者描述了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再审申请后的通知格式,后者则是针对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的裁定提审或指令再审的文书样式。文章详细说明了两种
-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
-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可以到检察院抗诉吗
-
向检察院抗诉会受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