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被判处死刑的案件,由判决法院主动逐级报送至具有死刑核准权的人民法院进行核准的一种法律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四十四条,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的处理情形如下:
对于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若被告人未上诉且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在上诉和抗诉期满后的十日内,应向高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若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应在裁定作出后的十日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若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应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将案件发回重新审判。
对于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若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并经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原判,应在裁定作出后的十日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
对于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若被告人未上诉且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在上诉和抗诉期满后的十日内,应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
在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应当对被告人进行讯问。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包括听取意见、全面审阅案卷等。程序定义上,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复核程序适用范围及组成也有所涉及,处理结果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裁定。
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汉代初步建立了司法体系,包括死刑执行规范;南北朝时期死刑复核制度形成,皇帝和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掌握复核权;隋唐时期是法律司法制度发展的高峰,唐律对死刑复核程序做出了严格规定,并建立了司法监督体制,保障了死刑复核权的有效实施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死刑复核程序,其是审查和核准死刑案件的特殊程序。尽管法律规定中存在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但概念上存在混用情况,给实际操作带来困扰。为确保死刑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合法执行,有必要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明确定义和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执行判决
中国司法体系中合议庭如何评议决定案件的法律咨询,包括合议庭成员讨论和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重大疑难案件的过程。同时,文章介绍了关于死刑判决和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的相关规定,包括执行程序和条件。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罪犯表现良好可减刑,故意犯罪则执行死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