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审核准所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旨在对死刑案件进行特别监督,体现了立法者对有关死刑案件的特别审慎态度。死刑复核程序有利于贯彻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方针,防止死刑滥用,确保适用死刑的正确性,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保障作用。
1. 审理对象特定:死刑复核程序仅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其他案件无需经过此程序。
2. 终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除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外,死刑案件还必须经过复核程序。只有经过复核并核准的死刑判决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复核程序是两审终审制的一种例外。
3. 特殊的诉讼阶段:死刑复核程序一般在死刑判决作出后、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前进行。与之相比,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审理时间在起诉后至二审判决前,审判监督程序在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进行。
4. 专属的核准权: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有权进行死刑复核。而其他审判程序不同,一审案件可由任何级别的法院审理,二审案件可由中级以上的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可由原审及以上法院审理。
5. 自动启动程序: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的启动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即只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自诉人提起自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程序。而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抗诉,也不需要当事人提起自诉或上诉。只要二审法院审理完毕或一审后经过法定上诉期或抗诉期被告人未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未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应自动将案件报送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 特殊的报请复核方式:根据法律规定,报请复核应按法院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而审判监督程序可以越级申诉。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特别审判程序,旨在确保死刑的适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程序包括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和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等环节,具体实施中根据案件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阶段辩护人的委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保障辩护律师的权利,听取其意见。辩护律师可以积极参与复核程序,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复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包括一审判决死刑的复核程序、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死刑的复核要求、复核死刑案件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结果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复核过程中的作用。新刑诉法对死刑复核有严格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和准确。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该程序采用秘密审核方式,不开庭审理,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充分参与。此外,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单方控制,被告人无法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程序存在的问题包括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以及与二审程序合并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