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 陈满服刑23年后为何改判无罪

陈满服刑23年后为何改判无罪

时间:2023-12-24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726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原审裁判,宣告陈满无罪

为何由浙江高院进行再审?

本案最初由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定陈满犯故意杀人罪和放火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对此不服,以认为原判量刑过轻,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为由,提出抗诉,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支持抗诉。然而,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抗诉,维持了原判。陈满不服原判,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浙江高院再审本案。

浙江高院再审的审理工作

由于本案是历史老案,一些物证在一审审理前已经丢失,因此再审的难度较大。为了确保审理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达到最佳效果,浙江高院合议庭按程序调阅案卷、提审陈满,踏勘作案现场,并认真调查核实相关证据。为了进一步查清案情,浙江高院还找到了多名关键证人进行调查取证。同时,还委托相关技术部门对陈满有罪供述与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和物证检验等证据之间的疑点问题进行技术分析。

2015年12月8日,合议庭召开了庭前会议,就回避、原裁判据以定罪和量刑的证据、是否有出庭证人和新证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考虑到陈满在海南省服刑,浙江高院在海南高院的支持配合下,在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再审改判陈满无罪的理由

再审改判的主要理由有两条:一是原审被告人陈满的有罪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是除陈满的有罪供述外,无其他证据证明陈满作案。

为何陈满的有罪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经再审审理,陈满的有罪供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陈满的有罪供述不稳定,经历了多次反复。
  2. 陈满关于作案时间、进出现场、杀人凶器、作案手段等主要情节的供述与现场勘查、法医检验报告和证人证言等证据不符。
  3. 陈满将自己工作证留在现场的动机得不到合理解释。

因此,陈满的有罪供述及辨认笔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存疑,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对陈满作案的其他证据的评判

经再审审理,本案其他证据存在以下问题:

  1. 收集在案的现场勘查笔录、法医检验报告等证据不能证明陈满作案。
  2. 案发现场提取的物证无法对陈满的有罪供述起到证明作用。
  3. 原裁判认定的作案凶器难以确认。
  4. 在案的证人证言无法证明陈满实施了杀人和焚尸的行为。

再审判决对本案事实的认定和宣告陈满无罪

经再审查明,原裁判认定陈满在特定时间杀害了被害人并焚尸灭迹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控其犯罪不能成立,因此宣告陈满无罪。

陈满的国家赔偿事宜的考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如果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受害人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陈满已被告知有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并在申请后,相关赔偿机关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展开事故监督的情形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 检察院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复议申请适用范围包括驳回申请回避、没收保证金决定、不予立案决定等的相关人员。复核申请适用于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刑事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申请刑事复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提出,而刑事复核必须为书面形式。

  • 交强险责任范围之外的赔偿情形
  • 刑事国家赔偿申诉书应该怎么写
  • 刑事案件重审后如何处理,刑事再审的不同情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