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因犯罪行为导致人身权利受侵犯或财物受损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已故被害人的直系亲属,可以代表被害人提起诉讼。
对于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其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诉讼。
要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除在逃同案人外,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必须明确提出赔偿请求,并提供相应的事实根据。
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提起的诉讼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之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的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如果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没有提起诉讼,将不能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不过,在刑事判决生效后,仍然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需要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如果书写诉状有困难,也可以口头起诉。
必须提供原告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必须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
当事人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具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当事人有权委托一至两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委托他人代理诉讼时,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和诉讼代理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如果委托人为单位,还需加盖单位印章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印章(或签名)。
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具体的委托事项和权限。如果仅写明“全权代理”而没有具体授权,代理人将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除非有委托人特别授权)。
如果诉讼代理人是非执业律师,必须在授权委托书上写明该诉讼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电话,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原件需交给审判人员核对)。
如果诉讼代理人更换或权限发生变更,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法院。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收集和提交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诉讼义务。
如果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以各种方式妨碍刑事诉讼,法院将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如果原告人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准许中途退庭,将按撤诉处理。
如果对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提起上诉时,必须向原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如果认为有错误,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提出申诉不会停止判决或裁定的执行。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刑事案件已受理、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等。起诉前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及证明损失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法院将按程序进行立案,特别提示附带民事诉讼的提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会留档案的问题。在中国,被判刑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会留下案底,即犯罪记录。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相关犯罪记录会予以封存。调解是处理此类案件的方式之一,以自愿合法为前提,达成调解后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