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有哪些
时间:2024-03-23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补偿为主、惩罚和抚慰为辅的原则
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与原则
1.填补被害人的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在于弥补侵权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而惩罚侵害人和抚慰被害人只是补偿精神损害所带来的后果。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附带民事诉讼。由于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比一般侵权行为更严重,如果只强调精神损害赔偿的抚慰性和惩罚性,而不补偿被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就无法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2.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在精神损害赔偿中综合考虑法定因素和酌定因素。法定因素主要包括侵害人的过错程度、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和后果、侵害行为的后果和社会影响等。酌定因素包括当事人主体的类别、侵害人的认错态度和被害人的谅解程度、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等。在具体的赔偿中,应综合考虑法定因素和酌定因素,适当确定赔偿数额。这样既能补偿被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惩罚侵害人,又不会给侵害人带来无法承受的经济负担。这种做法不仅符合法律公平的目的,也易于在司法实践中执行。
法官自由酌量原则
1.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法官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享有自由裁量权,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处理案件。由于精神损害不像财产损害那样容易判断,因此在评估精神损害程度和确定赔偿数额时,必须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按照这一原则,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应根据法律和事实合理地确定赔偿数额。法官的自由酌量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决定赔偿数额,他必须依据客观事实,分析和判断各种因素作出处理或判决。一般来说,法官在确定数额时应考虑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与侵害人的关系、社会地位、职业、知名度、经济条件、侵害人的过错程度、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水平、地方习惯等多种因素。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公正和公平。
2.合理判断赔偿数额
法官在根据自由酌量原则确定赔偿数额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判断。在评估精神损害程度时,可以考虑被害人的痛苦程度、心理创伤、生活质量的下降等因素。与侵害人的关系可以影响赔偿数额,如近亲属关系、职务关系等。社会地位、职业和知名度也是考虑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被害人的声誉和精神健康。经济条件和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也应被纳入考虑范围。此外,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地方习惯也会对赔偿数额产生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法官可以合理判断赔偿数额,以实现公正和公平的目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范围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范围。此类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旨在赔偿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其优势在于同时解决刑事和民事赔偿问题,节省诉讼成本。此类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并由同一法庭审理。在刑事案件尚未审判前,法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它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涉及民事权益的争议的方式,法律适用上除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外,还适用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其范围包括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和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告人的赔偿情况会
-
植物人刑事附带民事是怎样的
植物人状态因医疗失误导致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内容。近亲可作为患者代言人,向法院提出医疗损害赔偿请求,诉讼地点通常为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居住地法院。原告需提交相关证据资料,遵循法律程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主要涵盖因犯罪行为导致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误工损失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涵盖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等,财产损害赔偿则是犯罪行为导致的财物损失和必然引发的经济损失。被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审理时间通常在两个月至六个
-
刑事附带民事先审理哪个
-
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失赔偿法院会支持吗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