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费用,仅限于从医学角度治疗身体损害所必要的费用,不包括整形和康复治疗费用。
2、误工费:以被害人工作单位实际扣发的工资为限,且不得超过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三倍。
3、护理费:指根据医治需要而实际支出的护理人员费用,不得超过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
4、交通费:仅限于必要和实际开支。
5、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6、被抚养人生活费:根据被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以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计算。
7、丧葬费:按照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六个月的总额。
1、赔偿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损失。
2、赔偿因犯罪行为损坏的财物所必然产生的经济损失,如修理费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对于附带民事诉讼作出的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
如果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人身损害,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因治疗和康复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被害人残疾,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的费用。如果造成被害人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对于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如果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赔偿范围和数额不受特定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已被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之外。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民法典》生效背景下侵财案件中的民事责任问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因犯罪分子的破坏遭受财产损失时,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但精神损失赔偿不予受理,被告人非法占有或处置被害人财产,应依法追缴或责令退赔。追缴和退赔情况会影响量刑情节的考虑。
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经济能力等因素。同时,文章指出了我国现行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局限性,包括精神赔偿适用范围有限、不同法规赔偿标准不一等问题,特别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局限性。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刑事案件已受理、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等。起诉前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及证明损失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法院将按程序进行立案,特别提示附带民事诉讼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