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因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被起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刑事被告人是指被列为刑事被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起诉书中涉及到但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逃的同案犯不应列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司法实践中处理这类情况,一般是判决由刑事被告人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全部经济损失,待在逃的同案犯归案后再判决由其与已判决的被告人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是指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情况下,应首先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单位担任的监护人,则单位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只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只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除上述情况外,还包括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保险公司依法应负民事责任,属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不仅包含共同致害人,还包括其他法律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六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包含了共同侵权人、监护人、继承人、其他承担民事责任人(单位和个人,下同),此外,根据上述解释第七十三条,还包括刑事诉讼中的保证人。
因此,附带民事诉讼中不仅仅包括侵权法律关系,还包括雇佣法律关系、代理法律关系、管理法律关系、继承法律关系等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包括共同赔偿责任、连带责任、垫付责任等。
举例来说,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一般情况下肇事机动车车主即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虽然车主和受害人之间没有侵权法律关系,但车主作为肇事机动车的所有权人,承担着管理职责和赔偿义务。因此,即使车主不是共同致害人,也应参与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保险法》第五十条,保险公司是基于法律的规定承担先行赔付的民事责任,不是基于与受害第三者有合同关系或者与被保险人的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即便在保险合同中没有约定直接支付第三者保险金,保险公司也应依照法律规定直接向受害第三者支付赔偿的保险金,以避免被保险人在未赔偿第三者之前将保险金理赔后逃之夭夭。受害第三者享有向肇事机动车车主投保的保险公司要求支付赔偿金的权利。因此,受害第三者向保险公司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当受理。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定义和分类。主要包括被列为刑事被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以及在特定情况下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不仅包含共同致害人,还包括其他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人。保险公司在特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引起物质损失的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精神损失不包括在内。同时,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经过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时,被害人可另行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以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和范围。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需按规定缴纳费用,如确有困难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如原告人符合条件、被告人明确等。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导致的物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