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诉讼中,选择合适的诉讼时机是一项重要的技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所依据的收入标准是根据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确定的。因此,同一个案件在不同时间提起诉讼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判决结果。另外,提起诉讼时还需要考虑是否有新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出台,以及对诉讼是否有利。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在交通事故案件中,不仅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可以管辖,被告住所地法院也有权管辖。当事人可以根据方便诉讼和节约诉讼成本的角度选择离自己近的法院管辖。此外,还应根据不同法院在计算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时所依据的赔偿标准高低来选择不同的法院管辖。
在交通事故诉讼中,选择合适的被告也是一项重要的技巧。首先,可以多列被告,追究侵害主体时要尽可能地做到扯三挂两,宁可告错,不可漏告,以增加执行主体和承担责任的保险系数。其次,应紧盯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被告,挑选财力充足的被告进行起诉。此外,还需考虑被告是否属于单位,车辆是否投保以及保险额等因素。
在交通事故中,涉及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受害人有选择提起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之诉或客运合同违约之诉的权利。选择不同的法律适用,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特别是在双方肇事的交通事故案件中,需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根据不同被告的偿付能力选择适用不同的法律关系。
在交通事故赔偿中,如果受害人生活在城市,但拥有农村户口,适用农村标准会对其不利。因此,受害人可以要求法院适用城市标准,但需要提供在城镇连续居住满一年的证据。此外,在诉讼过程中积极与对方进行调解也是一种策略,因为近期的审判实践中更倾向于支持同命同价的原则,即只要能证明在城市中已经连续生活一年以上,赔偿数额会大大提高。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涉嫌刑事犯罪,受害人或其家属可以考虑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三个好处:一是不用预交诉讼费,二是案件处理相对及时,三是肇事者为了减轻刑事处罚,往往会积极赔偿。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所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院一般不会支持;但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法院有可能支持。
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一份重要的证据,但不是法院判决民事赔偿责任分配的唯一依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赔偿中,即使非机动车方是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机动车方仍然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方存在过错,可以减轻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诉讼中的技巧很多,包括选择合适的诉讼时机、受诉法院地的选择、被告的选择、法律适用的选择、要求同命同价的技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选择适用技巧以及交警的责任认定书的适用技巧等。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建议请专业人士帮助设计诉讼方案。
交通肇事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现场勘查、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立案破案、侦查终结和强制措施等环节。事故发生后需迅速抢救伤者和控制肇事者,现场勘查后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立案后需进行侦查,收集证据,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应制作破案报告并批准。侦查终结后,
交通事故赔偿的起诉流程。首先需要前往法院申请立案并缴纳费用,等待开庭。在举证期内,原告需提交相关证据,包括责任认定书、车辆损失鉴定报告和费用发票等。原告应明确主张损失和诉讼费用,并可考虑将车主或保险公司列为被告。赔偿方面,先由交强险承担,超出部分由对
交通事故诉讼中的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诉讼时机、受诉法院地、被告以及法律适用等。还提到了要求同命同价的技巧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选择适用技巧。文章强调了在交通事故诉讼中,选择合适的技巧对于获得公正的赔偿结果至关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解决中的应用。在周某与郑某交通事故案例中,双方已达成调解协议。但郑某因伤势加重被确认为九级伤残后提起诉讼。对是否应驳回郑某请求存在分歧。最终法院应考虑当事人受损程度和责任大小来确定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