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在归责原则上存在差异。附带民事诉讼不适用民法中的“公平原则”。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遭受的损失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被告人必须是出于故意或过失才能被赔偿。
在普通的民事诉讼中,被告可以对原告提出反诉。然而,在附带民事诉讼中,除了少数刑事自诉案件外,被告人不能对附带民事原告人提出反诉。
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在赔偿范围上存在差异。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只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来要求计算得出的物质损失赔偿,即直接经济损失。而普通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既包括物质损失,也包括非物质损失,如精神损失。
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在收取诉讼费的问题上也存在差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不收取诉讼费。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进行普通民事诉讼时应按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
附带民事诉讼和普通民事诉讼在审判组织的性质上也存在差异。附带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庭审理,而普通民事案件由民事审判庭审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在刑事案件审判后,附带民事诉讼可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如果审判组织成员无法继续参加审判,可以更换成员。一般情况下,附带民事案件的民事部分在审理刑事案件时一并处理。
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也存在差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九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而普通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因性质和主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原告将丧失胜诉权。例如,在实践中,被告人在逃十余年后归案,即使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仍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和普通民事诉讼在上诉、抗诉期限上也存在差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对附带民事判决或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应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根据《解释》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对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10日,对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5日。与普通民事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或抗诉的期限不同。
综上所述,在司法实践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普通的民事案件。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海事诉讼的特点,包括其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一般民事诉讼的区别,以及其涉外性和法律关系的特殊性。海事诉讼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组成。海事法院的收案范围包括海事侵权纠纷案件、海商合同纠纷案件等。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刑事案件已受理、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等。起诉前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及证明损失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法院将按程序进行立案,特别提示附带民事诉讼的提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