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 > 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

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

时间:2025-01-28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101

刑事案件中办案人员回避的方式

一、自行回避

自行回避是指参与刑事案件查办的人员,在接受任务或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自己与该案件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形时,主动提出不参与或继续参与该案件的请求。

二、申请回避

申请回避是指在刑事案件查办过程中,参与办案人员符合回避条件,但未自行回避时,相关人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有关机构申请回避。

申请回避的相关人员主要包括被调查人、检举控告人以及与案件处理结果可能存在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指令回避

指令回避是指参与刑事案件查办的人员符合回避条件,但未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控告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也未申请其回避时,由具有回避决定权的机关或负责人直接作出决定,并告知或责令其回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意义及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检察官回避制度是一种诉讼制度,旨在确保司法工作人员在案件处理中保持中立地位。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包括回避主体是行使职权的检察官,产生回避的原因不仅限于亲属关系,核心是对检察官职权的法定限制。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由于部分地区司法环境欠佳和行政案件分布不均等问题,最高法提出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试点工作。此举旨在通过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改善司法环境,统一司法标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并保障人民群众

  •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管辖确定方法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的管辖确定方法。根据法律规定,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三种情形,包括改变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改变适用的规范依据以及改变处理结果。

  •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行政案件的再审审查期限及相关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审查期限为六个月,可延长但需院长批准。当事人需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法院有权要求补充材料和询问当事人。原告在行政诉讼中可申请再审,但需满足新证据、原判决证据伪造、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审判人员存在违法行

  • 回避制度的重要性及其法律价值
  • 律师服务费用标准
  • 拆迁纠纷属于行政案件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