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 > 法律是如何规定回避制度的

法律是如何规定回避制度的

时间:2024-09-10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183
法律是如何规定回避制度的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应当自行回避,并且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与当事人或其近亲属有关

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他们应当自行回避。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本人或者他们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他们应当自行回避。

三、曾担任过本案的相关角色

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曾经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他们应当自行回避。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

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他们应当自行回避。

请客送礼和会见规定

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并且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

一旦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了上述规定,将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回避决定的责任和复议权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决定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分别决定。如果是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如果是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于侦查人员的回避决定,在作出决定之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适用范围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根据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并申请复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权纠纷中律师的作用和重要性

    律师在侵权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律师在诉讼前判断侵权、证据保全、参与调解、选择合适的案由、侵权鉴定以及法庭审理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律师具有亲民、专业、中立和法律援助的公益优势,能够准确选择有利证据,树立观点,协调处理纠纷,为当事人提供相关法律救济和帮

  • 刑法规定:伪证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

    刑法中关于伪证行为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等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鉴定、记录或翻译以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同时,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毁灭证据的行为也必须受到法律追究。强调任何人在刑事诉讼中应遵守法律,确保案件的公正

  • 案情

    一起关于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问题的案件。陈某在工作中受伤导致多处骨折并被鉴定为伤残八级,他的诉讼要求包括医疗费、后续治疗费等,其中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引起了争议。根据法律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应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计算,陈某虽有伤残但未做丧失劳动能力

  • 人体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人体损害伤残的鉴定标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人身损害伤残分为一至十级。鉴定应在治疗终结或状态稳定后进行,依据损伤后果、残疾与损伤关系综合分析。涉及原有伤病时,应说明与现有后果的关系。同一部位或多部位损伤,以最高等级定级。残疾等级根据组织器官损害、功能障

  •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所需时间及程序
  • 工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 代签事故认定书的非法行为及其无效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