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 > 人民陪审员可以担任审判长吗

人民陪审员可以担任审判长吗

时间:2023-12-24 浏览: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332
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应该确定案件的审判人员,审判人员主要包括审判长和审判员等,担任审判长有一定要求的,案件除了审判员外还有陪审员,那么人民陪审员可以担任审判长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人民陪审员是否可以担任审判长

根据法律规定,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应由法院院长指定审判员中的一人担任审判长,因此人民陪审员不能担任审判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合议庭的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如果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则由院长或者庭长担任审判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应制作笔录,并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

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

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包括:

1. 参与案件审判工作

依法正确行使阅卷权、庭审权、合议权和异议权,独立行使表决权,依法公正审理案件。

2. 参与案件调解工作

广泛参与民商事、行政案件的诉前、诉中调解以及刑事自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工作,促进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化解和纠纷和解。

3. 参与协助执行工作

配合协助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参与执行和解,打击失信被执行人,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裁判。

4. 参与涉诉信访工作

配合人民法院建立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协助化解涉诉信访问题机制,促进涉诉信访案件的妥善化解。

5.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充分行使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代表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实施监督。

6. 发挥司法联络功能

加强人民群众与人民法院之间的联络互动,拓展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切实发挥人民法院与基层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7. 发挥司法宣传功能

通过参与审判活动以案释法,宣传法律,维护司法权威,努力营造全社会相信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人民陪审员的条件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年满二十三周岁;

3. 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 身体健康;

5. 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陪审案件的范围

人民法院审判的以下第一审案件应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

1. 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2. 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案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二审:人民陪审员的参与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二审程序,特别是涉及人民陪审员参与的情况。在发回重审或再审的案件中,需按一审程序组成合议庭并要有陪审员参与。简易程序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而二审案件则由审判员组成。文章还详细描述了二审的立案、开庭等流程。

  •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控审分离、控辩对等和审判中立等。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公正性和公正性,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刑事诉讼活动解决社会纠纷,实现法律正义的目标。遵循这些原则,

  • 陪审员参与诉前保全的能力

    人民陪审员参与诉前保全的能力及其在审判中的相关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是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与法官一同参与审判案件的公民。其人事管理由人民法院的政工部门负责,而日常管理则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管理部门。担任人民陪审员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拥护宪法、有选举权等。

  • 什么是刑事处罚

    刑事处罚的定义、种类以及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禁止从事的工作。刑事处罚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法律禁止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担任法官、人民陪审员、检察官、公务员、律师、辩护人、司法鉴定人、公证员和警察等职业。

  • 不具备担任辩护人的条件有哪些
  • 人民陪审员由那个机关负责
  • 开庭如何确定人民陪审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