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和被害人享有陈述的权利。当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和被害人可以分别就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被告人如果承认起诉书中的指控,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陈述;如果不承认起诉书中的指控,则可以提出自己无罪的意见。被害人可以陈述自己受害的经过和相关的诉讼请求。
被害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在法庭调查时,经审判长同意,可以向被告人发问。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对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有权要求赔偿。因此,他们有权向被告人提问。
当事人经审判长许可,有权向证人和鉴定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在证人和鉴定人提供鉴定结论后,如果认为有些事实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询问证人和鉴定人,可以经审判长许可,要求其作出进一步的陈述和说明。
当事人对公诉人和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的物证有辨认的权利。对于公诉人出示的证明被告人罪行的物证和辩护人出示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物证,当事人都有权进行辨认和核实。经过辨认后,当事人可以发表对这些证据证明力的看法。法庭上出示的物证和宣读的其他证据只有经过当事人的辨认,并经各方面的证人证言相互印证和核对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当事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当事人如果发现了新的证据或对原有证据产生疑问,认为有必要重新取证或进行补充的,有权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随时向法庭提出申请。他们可以请求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进行重新鉴定或勘验。然而,是否允许申请还需要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可以向相关单位或个人调取新的证据材料,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查和审查起诉中收集的相关证据材料。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同案犯供述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同案犯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范畴,需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探讨了刑事案件中“另案处理”的适用条件,包括多种情形下的规定和审查监督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