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刑事辩护的第一种情形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外国人犯罪或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利的刑事案件。这类案件涉及外国人在中国犯罪或我国公民侵害外国人的合法权益,需要进行涉外刑事辩护。
涉外刑事辩护的第二种情形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外国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公民犯罪的案件。根据刑法规定,如果外国人在中国境外犯罪,且根据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追究,但在犯罪地的法律不予处罚的情况除外。即使外国人在外国经过审判并受到刑罚,也可以在中国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已经在外国受到刑罚的情况下,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涉外刑事辩护的第三种情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条约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案件。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追究。
黄尔梅是刑一庭的庭长,负责管理东北三省和华南三省的刑事案件。任卫华是刑二庭的庭长,负责管理港、澳、台地区和涉外犯罪案件。高憬宏是刑三庭的庭长,负责管理华北五省和华中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是指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处理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时适用的诉讼程序。 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被告人或被害人中有外国人,二是犯罪行为或结果发生在外国或者涉及外国国家、组织、公民利益,三是适用法
涉外刑事诉讼除了必须遵循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外,基于"涉外国素"的特殊性,还必须遵循以下几项特有原则。 主权原则即追究外国人犯罪适用中国法律的原则,是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首要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中,根据司法解释,外国籍被告人委托律师辩护的,
由于涉外刑事诉讼是诉讼活动涉及外国人或者某些诉讼活动需要在国外进行的刑事诉讼,所以,只有以下几种案件才可能适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这种案件的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是外国人,其侵害行为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那些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