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存在时,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追究了刑事责任,应当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
如果犯罪的情节非常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如果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
如果根据特赦令,免除了对犯罪行为的刑罚。
如果犯罪行为只能依照刑法告诉处理,但没有进行告诉或者告诉已经被撤回。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
如果其他法律规定免除了对犯罪行为的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二百九十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或者侦查终结后发现以下情形之一时,侦查部门应当制作拟撤销案件意见书,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如果案件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
如果案件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法规定,当事人不负刑事责任或者行为不构成犯罪。
如果虽然存在犯罪事实,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
对于共同犯罪的案件,如果有符合以上规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撤销对该犯罪嫌疑人的立案。
根据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撤销案件,侦查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届满七日前将撤销案件意见书和全部案卷材料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应当在法定期限届满十日前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将处理同案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法律文书以及案件事实、证据材料复印件等一并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对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必要时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经审查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提出是否同意撤销案件的意见,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如果人民检察院决定撤销案件,应当告知控告人、举报人,听取其意见并记录。
根据第二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下级人民检察院报送的拟撤销案件后七日内作出批复。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应当在收到案件后十日内批复下级人民检察院。如果情况紧急或者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按时送达,可以先行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执行。如果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同意撤销案件,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并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如果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撤销案件,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
在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的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应当依法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其中规定了不同类型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可以延长的特殊情况。审理期限不包括鉴定、补充侦查等期间。目的是确保公正、高效处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申请检察院启动刑事抗诉程序。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请求。检察院在收到请求后五日内应作出决定并答复。同时,上诉和抗诉的期限分别为十日和五日,从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算起。
刑事案件二审的审理期限及相关规定。法院应在两个月内审结上诉、抗诉案件,但特定情况可延长。地方各级检察院只有在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时才可抗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被告上诉的案件时不得加重刑罚,但检察院抗诉或自诉人上诉的案件不受此限。同时,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二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辩护人是专门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其职责范围明确,只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非全部权益。辩护人与公诉人、审判人员的职能不同,其诉讼地位平等,都是依法履行职责。同时,辩护人与审判人员之间存在协助与配合关系。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