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判长核实当事人到庭情况,确认被告人的个人信息、是否收到起诉书,并为需要的被告人提供翻译或通知监护人和辩护律师。
2. 宣布案件来源,告知当事人本次审理的是某某检察院起诉的某某罪名。
3. 宣布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名单,并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4. 告知被告人享有的权利,包括申请回避、自辩、提交证据、申请新证人出庭、申请调取新证据、申请重新鉴定和勘验,以及最后陈述权。
5. 询问被告人是否申请回避,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申请符合要求,宣布休庭并报请法院院长或检察长决定;如果申请不符合要求,由审判长当庭驳回。
6. 宣布本案是否公开审理,并说明理由。
7. 宣布法庭纪律。
1.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宣读附带民事诉讼起诉书。
2. 分别讯问被告人,先由被告人陈述对起诉书的意见,然后进行控辩双方的交叉讯问,讯问顺序是公诉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审判人员也可以进行讯问。
3. 询问证人和鉴定人,要求他们如实提供证言和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允许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鉴定人发问,但应制止与案件无关的内容。
4. 出示证据,公诉人和辩护人应向法庭出示物证,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听取各方意见,如有疑问可宣布休庭进行调查核实。
5. 申请新证据,审判长询问被告人是否有新的证据要求出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法庭应决定是否同意上述申请。
6. 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庭应决定是否同意上述申请。
1. 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结束,法庭辩论开始。
2. 公诉人发表公诉词。
3. 被害人发表控诉意见。
4. 被告人陈述和辩解。
5. 辩护人发表辩护词。
6. 双方进行辩论。
7. 如在辩论中发现可能影响判决的新事实,审判长宣布停止辩论,重新进行法庭调查。
8. 刑事部分辩论结束后,对民事部分进行辩论。
9. 被告人做最后陈述。
审判长询问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如果双方都要求调解,法庭可以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调解,如果没有附带刑事诉讼或一方不愿意接受调解,则不予调解。
1. 审判长宣布休庭。
2. 双方向法庭移交证据。
3. 当事人核对笔录并签字。
4. 合议庭成员对双方意见进行评议,评议过程保密。
5. 如合议庭成员存在重大分歧或不同意合议庭意见,将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6. 制作判决书。
7. 继续开庭,宣读判决书。
审查批捕时间是否计入拘留期限的问题。明确拘留期限的定义为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期限,包括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应计入拘留期限,且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为
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及判决程序。刑事案件一般只开庭一次,以提高审判效率,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宣判方式包括当庭宣告和定期宣告,宣判时间有明确法律规定。另外,刑事案件涉及国家刑事司法机关的主动介入,与民事案件的不告不理原则有所区别。
刑事一审案件的审判程序,包括法院管辖一审案件的范围、决定开庭审理的条件、不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时期和法庭审判案件的阶段。
刑事案件开庭审判的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阶段,并规定了延期审理的情形和第一审程序的期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哪些案件能适用简易程序,包括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的案件,以及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简易程序是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