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在仲裁庭未作出裁决之前,如需撤诉,应提交书面撤诉申请书,并经仲裁庭组成人员审核同意。一旦获得仲裁庭组成人员的同意,并制作了仲裁决定书,该决定书将提交主管领导审批。主管领导批准后,仲裁决定书将送达当事人。
在受理案件后,如果发现不应受理的情况,除了按规定移送至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外,还应撤销案件。在决定撤销案件后的五日内,仲裁庭将按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相关规定,书面通知当事人。
申请人收到书面开庭通知后,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仲裁庭有权按照撤回仲裁申请的处理方式进行。如果申请人对同一事项重新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关于涉外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首先,当事人申请仲裁裁决需满足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的条件。其次,仲裁程序必须是正当的且符合规定的仲裁法或选定规则。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还需满足已经生效和具有执行内容的要求。最后,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文件是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包括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期间、管辖法院以及人民法院对申请的处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需满足主体为仲裁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应予撤销等条件。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撤销裁决或驳回
工伤事故的报告程序与索赔途径。报告程序中包括企业及其员工提出工伤报告的方式和时间要求,包括申请工伤待遇的方式和责任。在索赔方面,职工和企业可协商解决,未达成协议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农民工工伤待遇索赔程序中的难点,即劳动关系确认难、时间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报告提出加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权,简化工伤认定程序,将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改为行政听证程序,以便农民工能够更快地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