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万某某,男,生于1963年10月20日,汉族,住雅安市雨城区。系被申请人万某之父。
被申请人万某,男,1986年2月11日出生,汉族,大学文化,教师,户籍所在地天全县城厢镇,住雅安市雨城区。2014年11月,因故意杀人被鉴定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由本院决定对其强制医疗。现在雅安市精神病医院接受强制医疗。
申请人万某某向本院申请对被申请人万某解除强制医疗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10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会见了被申请人万某,并于2015年7月31日召开了听证会。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王*琴、申请人万某某、被害人家属张某某、主治医生郑某某、万-坪村村书记万某某均到庭参加听证。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万某某称,被申请人万某精神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情绪稳定,自知力大部分恢复,雅安市精神病院也对此出具了病情评估报告。为此,考虑有利于万某的身体恢复,回复家庭正常生活,特申请对万某解除强制医疗,并愿意严加看管,配合监督治疗。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检察院认为,根据雅安市精神病院病情评估报告、主治医生的调查笔录、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报告书等证据,可以认定被申请人万某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情绪稳定、自知力大部分恢复、无攻击性语言和行为,是否予以解除强制医疗,由法院决定。
被害人家属张某某、主治医生郑某某、万-坪村村书记万某某均对解除强制医疗不持异议。
经审理查明,被申请人万某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经法定程序鉴定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本院于2014年11月19日作出(2014)雨城刑特医字第3号强制医疗决定书,决定对其进行强制医疗。
本案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多次会见了万某,未发现其有异常行为。雅安市精神病院出具了《病情评估报告》,评估结果为“患者精神病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情绪稳定,自知力大部分恢复,无攻击性语言和行为,可由家属带回治疗,由家人监护定期到医院门诊治疗。”同时,本院委托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对万某的病情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为“万某现处于临床缓解期,建议定期到精神卫生机构的门诊部进行监护治疗。”2015年7月31日,本院组织召开了听证会,分别听取了检察机关、主治医生、被害人家属、当地村组干部的意见,均对解除强制医疗不持异议。
上述事实,有身份户籍信息、解除强制医疗申请书、调查谈话笔录、四川华西法医学司法鉴定意见书、雅安市精神病院《病情评估报告》、听证笔录、本院强制医疗决定书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根据雅安市精神病院《病情评估报告》及四川华西法医司法鉴定意见书的评定,被申请人万某经过强制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处于临床缓解期,可由家属带回治疗,对其采取监管措施,并督促继续配合治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四十二条之规定,决定如下:
一、解除对被申请人万某的强制医疗;
二、责令申请人万某某对被申请人万某严加看管并确保继续医疗。
审判长李**
代理审判员王**
人民陪审员肖**
二○一五年八月七日
书记员方*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法院在强制医疗方面的决策流程以及强制医疗程序的特点和救济途径。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强制医疗程序旨在保障公共安全并对精神病人进行必要的医疗,具有适用对象的有限性、决定依赖医疗机构的专业意见等特点。被强制医疗的人或其
强制医疗程序的对象及适用条件。根据法律判决,[姓名]被判处强制医疗。该程序适用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他们可能因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适用条件包括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达到犯罪程度,具有严重人身危险性,且符合医学上的精神病成立标准。
强制医疗的法律依据和审理程序。对于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且经法定程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继续危害社会的情况,可以采取强制医疗措施。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和决定,公安机关负责执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审理程序,包括合议庭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