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强制医疗 > 强制医疗的执行机关是谁

强制医疗的执行机关是谁

时间:2020-05-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443
强制医疗是针对精神病人的,对于强制医疗,其决定机关可以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但是对于强制医疗的执法机关,许多人可能都不清楚。那么,强制医疗的执行机关是谁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诉法新设的强制医疗制度,从程序和实体上详细规定了强制医疗的法定条件、决定机关、决定程序、救济程序和法律监督机关。然而,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却没有予以明确,给强制医疗执行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执行主体是公安机关。因为根据刑诉法第253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尽管强制医疗执行并不是刑罚执行,但强制医疗决定也是法院作出的需要执行的一项刑事处分措施,应将相关法律文书交付承担具体执行职责的主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下称《刑诉法解释》)第535条规定,法院决定强制医疗的,应当在作出决定后五日内,向公安机关送达强制医疗决定书和强制医疗执行通知书,由公安机关将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送交强制医疗,因此执行主体应该是公安机关。

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其他机构。因为《刑诉法解释》第429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交付执行时在押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十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起诉书副本、自诉状复印件、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送达看守所,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付执行。该条虽然规定将相关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但是实际执行机关并不是公安机关,而是法律规定的其他执行主体,例如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执行机关是监狱。按此推理,法院送达相关文书给公安机关,并不能推知强制医疗执行主体就是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有可能只是交付,具体的执行主体也可能是其他机关。

强制医疗执行主体具体是什么机关?如果强制医疗执行主体不确定,容易造成公安机关只负责将人送到精神病医院,而普通精神病医院则只负责对其进行治疗,导致医疗、安全监管、会见探视以及定期诊断评估和报请解除等诸多方面职责的归属模糊。只有明确强制医疗执行主体,才能使执行主体真正承担相应职责,有效落实安全监管措施,将人身危险性程度不同的被强制医疗人与普通精神病人分管分治,并在被强制医疗人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时,主动报请解除强制医疗,维护被强制医疗人合法权益。另外,刑诉法第289条规定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如果强制医疗执行主体不确定,检察机关难以做到有效监督。

总之,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正确地执行强制医疗决定,维护被强制医疗人合法权益,亟待确定强制医疗的主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审理程序。强制医疗适用于公共卫生危机情况、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等。适用对象是实施了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适用条件包括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符合医学上的精神病成立标准等。审理程序方面,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收费吗

    新《刑事诉讼法》对强制医疗程序进行规定,但具体强制医疗费用谁出,还没有相关规定。强制医疗费用应由国家承担。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

  • 强制医疗执行主体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02、303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

  • 犯罪嫌疑人强制医疗由谁出费用

    目前我国法律对强制医疗期间费用由谁承担没有明确规定的,而在实践中一般是由国家承担相关费用的,由强制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第三百零三条 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怎样进行
  • 强制医疗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 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无需强制医疗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