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或编制发出商品的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检查发出商品有关的合同、协议和凭证,分析交易实质,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核对发出商品品种、数量和金额与库存商品的结转额是否一致,并作交叉索引。
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发出商品结转的计价方法,并抽取主要发出商品,检查其计算是否正确。若发出商品以计划成本计价,还应检查产品成本差异发生和结转金额是否正确。
编制本期发出商品发出汇总表与相关科目勾稽核对,并复核发出商品发出汇总表的正确性。
审核有无长期挂账的发出商品事项,如有,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调整。
检查发出商品退回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查阅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发出商品增减变动的有关账簿记录和有关的合同、协议和凭证、出库单、货运单等资料,检查有无跨期现象,如有,则应作出记录,必要时作调整。
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本科目核算企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本科目可按购货单位、商品类别和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一)对于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发出商品发生退回的,应按退回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有限公司解散协议的撰写过程。会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召开,决议内容包括提前终止合资经营合同和公司章程,进行清算并成立清算委员会,同意职工经济补偿方案,以及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清算审计。会议内容全体董事一致通过,且签署了相关文件。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公司转让的条件和流程。在转让前需要进行检查,包括检查公司是否存在债务、以前的经营状况、是否按时参加年检以及审计报告。转让流程包括召开股东大会讨论、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签订合同等。在转让完成后,需要修改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并进行工商变更登记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