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起诉书 > 法定继承纠纷起诉状

法定继承纠纷起诉状

时间:2024-08-2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4305
在很多电视剧中,一些豪门家庭大儿子为了吞掉父亲财产,会不惜涉险去残害父亲以至于其父尚未订立遗嘱就去世了,大儿子就成为法定继承人。事实上,即使是法定继承也会存在许多纠纷。那么,法定继承纠纷究竟是什么呢?法定继承纠纷起诉状如何写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法定继承纠纷

法定继承纠纷是指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将遗产分配给合法的继承人的继承方式引发的纠纷。法定继承也被称为无遗嘱继承。《继承法》第二章详细规定了法定继承的基本制度,包括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等。

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况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法定继承适用于以下情况:

  1. 被继承人生前未立有遗嘱;
  2.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3. 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4. 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
  5. 遗嘱无效或遗嘱部分无效所涉及的遗产;
  6. 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李某与李某之间的法定继承纠纷

原告

原告:李某,女,出生于XXXX年XX月XX日,汉族,原籍某省某县,农民,现住某省某县某乡某村。

被告

被告:李某,男,出生于XXXX年XX月XX日,汉族,原籍某省某县,农民,现住某省某县某乡某村。

被告:李某,男,出生于XXXX年XX月XX日,汉族,原籍某省某县,农民,现住某省某县某乡某村。

诉讼请求

请求法院保护妇女的合法继承权,判令二被告返还应由原告合法继承的全部财产,即所有遗产的三分之一。全部遗产清单详见附表。

事实与理由

原告的父亲李某于XXXX年XX月XX日去世,去世后留下四间住房、七件家具、一件皮袄以及其他一些衣物和被褥。被告李某、李某两兄弟拉拢本家族的一些人,以“嫁出的女,泼出的水”和“女人不是李家后人,没有继承权”为由,剥夺了原告的合法继承权,将原告父亲遗留的房屋及其他财产变卖后分赃。原告多次要求返还,但被告不仅未归还分文,还多次辱骂原告并殴打原告。

原告尽到了对父亲的赡养义务,在结婚后的7年里,每年给父亲500元生活费。此外,在父亲患病的一年多时间里,原告购买了食品和药物,总计花费800元。在父亲病重的一个月里,原告住在父亲家里,全天候照顾父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X条和第X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第X条第X款还规定,“兄弟姐妹”同属一个继承顺序,具有平等的继承权。基于此,原告曾多次请求当地村民委员会和乡政府协助解决该继承纠纷,但由于当地封建思想严重,某些干部受到“重男轻女”和族权思想的影响,该纠纷一直未得到解决。因此,请求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确保妇女的合法地位和权益,判决李某、李某两人归还原告应该继承的合法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民检察院

    一份刑事起诉状的格式和内容,涉及被告人、辩护人、公安局等的基本信息以及公诉事实等,经检察院审查起诉认为被告人触犯了刑法,依法提起公诉。主要内容涉及对案件侦查的总结和对被告人行为的法律评价等。

  • 行政诉讼判决的情形

    行政诉讼判决的四种情形。其中,维持判决适用于证据确凿、法律和法规适用正确的具体行政行为;撤销或部分撤销判决适用于存在主要证据不足等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强制履行判决针对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变更行政处罚判决则是在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时适用。同时,被告在

  • 遗产分割诉讼申请书

    继承纠纷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在父母去世后,就会出现继承纠纷这样的事情。大多数的父母都为了家庭购置房产,所以在父母去世以后子女可以继承其名下的不动产与动产。如果亲属过多的就会对遗产进行分割。二、请求依法判决剥夺被告韩X继承韩XX遗产的继承权。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遗产分割起诉状的全部内容。

  • 继承权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请求法院保护妇女合法继承权,判令二被告返还应由原告合法继承的全部财产,即所有遗产的三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和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据此,原告曾多次请求当地村民委员会及乡政府协助解决这继承纠纷,但由于当地封建思想比较严重,某些干部

  • 继承起诉状怎么写,继承诉讼时效如何认定
  • 法定继承纠纷起诉状
  • 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怎么起诉,如何处理遗赠扶养协议纠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