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决书
原公诉机关XX市XX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齐×,女,xx岁(19xx年x月x日出生)。因涉嫌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于2013年3月2日被羁押,同年4月3日被取保候审。经XX市XX区人民法院决定,于2014年6月9日被逮捕。现羁押在XX市XX区看守所。
辩护人段XX,XX市百瑞律师事务所律师。
XX市XX区人民法院审理XX市XX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于2014年6月9日作出(2014)海刑初字第1301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XX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指派检察员任XX出庭执行职务,上诉人齐×及其辩护人段XX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XX市XX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2012年12月底,被告人齐×在本市XX区新起点家园4号楼2102房间内,通过网络向他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52564条,用于开展公司业务。2013年3月2日,被告人齐美玲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
上述事实,有经一审法院举证质证的被告人齐×的供述,证人丁×1、孙×、丁×2的证言,到案经过,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登记保存清单,扣押笔录,办案说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搜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光盘等证据予以证实。
根据以上事实和证据,XX市XX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齐×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应予惩处。鉴于被告人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据此,XX市XX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上诉人齐×在二审庭审中表示认罪,其提出的上诉理由为,涉案信息中存在电话号码无法拨通的情况,原判对其量刑过重。
上诉人齐×的辩护人提出的主要辩护意见为:
1、齐×所购买的公民信息所涉及电话号码中,存在空号或者无法接通的情况;
2、齐×购买个人信息的目的是用于经营业务,而非出于违法犯罪的主观目的;
3、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且系初犯、偶犯,原判对其量刑过重,请求二审法院对齐×适用缓刑或者从轻、减轻处罚。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书写方式,包括案件基本信息、审理过程、事实查明、法律适用和判决结果等部分。详细阐述了公诉机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辩护人的信息,以及审理过程、事实查明、法律适用和判决结果等内容。判决结果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况和赔偿情况分为四
涉及个人信息隐私的量刑:如果构成一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运营者非法出信息的,由管理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