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首部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正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诉讼请求应当明确指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应赔偿的项目和具体数额。事实部分应当详细描述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理由部分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说明为何应当让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证明损失的证据应当逐一列明名称、种类及来源。
尾部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由于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的,检察机关已经对犯罪行为提起公诉,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中应当重点写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的情况及有关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如果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未提起,将无法再次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是,可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在同一审级中解决,以提高效率、节省诉讼资源,并有利于及时查清案情。然而,如果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则不受刑事诉讼法有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限的限制,可以按照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
一般情况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详细说明当事人的情况、案发经过以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据。如果书写诉状存在困难,也可以采用口头起诉的方式。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进行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然后向原告人宣读。原告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都应当明确指出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年龄、住址、控告的罪行以及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程度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内容。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必须在起诉书上明确写明,不得采用口头方式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范围。此类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旨在赔偿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其优势在于同时解决刑事和民事赔偿问题,节省诉讼成本。此类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并由同一法庭审理。在刑事案件尚未审判前,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它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涉及民事权益的争议的方式,法律适用上除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外,还适用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其范围包括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和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告人的赔偿情况会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引起物质损失的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精神损失不包括在内。同时,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经过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时,被害人可另行提
刑事自诉审查程序的内容,包括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的审查内容和审查程序。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会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则会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此外,文章还涉及程序的审查判断、证据的审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