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无需经过公安或检察机关。
2. 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可以适用调解。原告在法院判决前可以与被告自行和解,也可以撤回起诉。
3. 被告人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提出反诉。即被告人作为被害人控告自诉人犯有与本案有联系的犯罪行为,要求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4. 自诉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无论是作为被害人还是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有权提出申诉。
1. 自诉人(代为告诉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
2. 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
3. 具体的诉讼请求。
4. 致送的人民法院和具状时间。
5. 证据的名称、来源等。
6. 证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
如果对两名以上被告人提出告诉,应根据被告人的人数提供自诉状副本。一份刑事起诉状的格式和内容,涉及被告人、辩护人、公安局等的基本信息以及公诉事实等,经检察院审查起诉认为被告人触犯了刑法,依法提起公诉。主要内容涉及对案件侦查的总结和对被告人行为的法律评价等。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自诉审查程序的内容,包括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的审查内容和审查程序。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会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则会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此外,文章还涉及程序的审查判断、证据的审查判断
刑事诉讼法中的自诉案件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但证据不足或属于公安机关受理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司法实践中需注意,第三类案件成为自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