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的有关规定

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的有关规定

时间:2024-06-12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562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对庭前程序作了重大改革,亮点之一就是设立了庭前会议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解释》对庭前会议的相关问题作了明确。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介绍相关内容。

庭前会议的适用案件范围

根据相关规定,庭前会议适用于以下情形:

(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

(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3)社会影响重大的。

(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庭前会议的参加主体

关于是否通知被告人参加庭前会议的问题存在不同意见。经研究认为,庭前会议只是庭审的准备程序,并非正式的审判程序,被告人不参加,并不影响其诉讼权利的行使。因此,是否通知被告人参加庭前会议应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以及庭前会议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定,不宜作出一刀切的规定。根据相关解释,召开庭前会议时,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通知被告人参加。

庭前会议的功能

召开庭前会议时,审判人员可以就以下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并听取意见:

(1)是否对案件管辖有异议。

(2)是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3)是否申请调取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但未随案移送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4)是否提供新的证据。

(5)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

(6)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7)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

(8)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诉法中的结伙作案人数

    刑诉法中结伙作案人数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指出结伙作案至少需要三人以上,并考虑共谋行为和共同犯意。法律依据来自《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结伙作案涉及的人数界定较为复杂,包括犯罪集团和一般共同犯罪形式。建议通过司法解释明确结伙作案的条件,以确保准

  • 刑事和解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刑事和解的定义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是指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新刑诉法规定,涉及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盗窃罪犯等可适用

  • 交通肇事罪的取保候审程序

    交通肇事罪的取保候审程序。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交通事故后,嫌疑人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向侦查机关申请。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可依据刑诉法第六十七条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同时要求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的具体执行机关是公安机

  • 管辖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 刑诉法学中的禁止性规范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