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双规期间家里会被监视吗?
要是双规官员是在家里的话,那么肯定会被监视,如没有在家里的话,双规官员家属生活则不会被监视。
官员在“双规”期间没有人身自由。
“双规”的权利来源不是法律授予的而是源自《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双规的法律依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传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拘留时间为3日,没有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多次作案的不能延长拘留时间。双规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有权有势,如果不把他们隔离起来,他们很可能串供、毁灭证据,给调查工作造成困难。对贪官污吏需要有特殊的强制措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国内腐败现象呈易发、多发态势。在反腐斗争形势严重的特殊时期,一种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所亟须的特殊组织措施和调查手段——“双规”、“两指”应运而生。
“双规”最早见于1990年12月9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有权“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
1993年,中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后,“双规”的使用范围扩大。1994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施行,使“双规”在党内的使用有了依据。
国务院制定的法规不得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这一规定有违宪之嫌,于1997年5月9日废止。
1997年5月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有权“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对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
《监察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人大制定的法律可以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条款。《监察法》没有继续使用“规定的时间、地点”这样的修辞,而换成了“指定的时间、地点”。《监察法》规定的“两指”,代替了原行政监察条例中的“双规”。
从此,对党员干部可以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行“双规”。对非党员干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行“两指”。二者名称不同,没有实质区别。由于查处的贪官污吏基本都是党员干部,“两指”很少使用。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及其计算标准。包括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等情况下的赔偿方式及计算标准。此外,还介绍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与国家赔偿的区别,以及国家赔偿法的变迁史。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信息公开办法的相关内容。该办法旨在加强政务服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安全生产信息的权益。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并明确了申请信息公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同时,该办法也涉及到信息公开的监督方式和附则。
任丘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任丘市卫生局主动公开了96条各类信息,涵盖多个方面如机构设置、领导活动等。至今,未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也未因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而引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市政府加强领导、监督考核和配套措施的落实,建立了信息公开的工
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旨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实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管理目的。制度适用于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包括技术中心主任、实验室负责人、仪器设备管理员等各自的管理职责,以及实验室基础管理的要求,如遵守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