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一对夫妻因借款50万元逾期未归还,在被石狮市人民法院纳入“老赖”黑名单后依旧视若罔闻,不偿还债务。日前,申请人蔡先生向法院申请悬赏执行,承诺举报人可按举报财产处理额的10%给予奖励,石狮法院随即将这份悬赏执行公告向公众发布。
据悉,这是继今年6月《石狮市人民法院关于实行悬赏执行措施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公布后,石狮法院发布的首份悬赏执行公告,也是该院多举措围堵“老赖”的又一创新做法。
上了黑名单“老赖”依旧逍遥
法院依申请悬赏鼓励举报
记者从石狮法院了解到,去年,林某法、吴某玲夫妇以经营周转需要资金为由,先后向蔡先生借款50万元。截至还款时限到期时,二人均未按规定归还。去年8月29日,石狮法院判决林某法夫妻二人偿还蔡先生借款本金50万元,并支付相关利息。
判决生效后,林某法夫妻二人逃避执行、不履行生效民事判决确定的还款义务,于同年11月24日被纳入全国失信黑名单。为了督促这对“老赖”夫妻执行法律判决,今年2月3日,石狮法院通过官方“一网两微”平台对其进行曝光,但夫妻二人依旧视若无睹,致使申请人判定的权益一直无法兑现。
日前,蔡先生委托律师向石狮法院提出申请,如举报人提供举报林某法夫妻二人财产线索,经查证属实并实际执行到位的,其承诺按财产处理额的10%奖励举报人;举报人如举报林某法夫妻二人藏匿住处,法院查证属实并拘留被执行人的,其承诺按石狮法院的规定标准,奖励举报人500元。
为切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照相关规定,石狮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蔡先生的申请,决定对被执行人林某法、吴某玲及其财产实行公开悬赏举报。对被执行人财产举报的范围为该夫妻二人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债权、投资、联营、收益以及与他人共有财产情况。
规定明确:最高奖励举报财产处理额30%
今年6月,石狮法院出台了《石狮市人民法院关于实行悬赏执行措施的规定(试行)》的通知。据介绍,悬赏执行是指通过法院向社会发布公告,申请执行人承诺对于举报有关案件被执行人下落或财产线索,并据此线索取得实际执行效果的,给予举报人一定悬赏金的执行措施。法院因实际工作需要,也可依职权决定对石狮市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的执行案件或系列执行案件采取悬赏执行措施的。
根据规定,申请执行人申请悬赏执行的,给予举报人的悬赏金的比例为不低于举报财产处理额的1%,但不超过举报财产处理额的30%,具体比例由申请执行人确定。
石狮法院相关负责人对此作出举例说明,如执行案的财产处理额为100万,那么悬赏金额最低为1万元,最高为30万元。而人民法院因实际工作需要,决定对重大执行案件或系列执行案件采取悬赏执行措施的,悬赏金为举报财产处理额的1%~10%。同时,举报被执行人下落,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并拘留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按500元/人的标准奖励举报人。
五种案件可悬赏七种线索可举报
根据规定,符合下列情形的案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石狮法院申请悬赏执行:申请执行人无法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案件;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法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案件;被执行人失踪或下落不明,且无法查证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案件;被执行人有隐匿转移财产嫌疑且未在人民法院规定的期限内如实申报其财产状况的案件;法律规定可以采取悬赏执行的其他情形。
规定还对被执行人财产举报的范围进行了具体的明确,包括:被执行人实际居住/办公地址;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情况;被执行人的资产状况,土地、房屋、车辆、船舶、机器设备、库存商品、产品、原材料等;被执行人的债权、投资、联营、收益以及与他人共有财产情况;有证据证明是属被执行人的隐形财产或其他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是私营、个体、合伙组织的业主,合伙人以及自然人的个人家庭财产情况;法律规定的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情况。
举报人提供的财产线索经查证属实并实际执行到位的,举报人可按申请执行人承诺的标准或比例奖励领取悬赏金。此外,法院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不得参与悬赏执行。
双规措施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其是否属于强制措施和是否违法宪法的问题。文中介绍了双规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双规最初出现在反腐斗争严重的特殊时期。同时,《监察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了双规措施的使用范围和法律依据,并解释
劳动保障信访中信访人应注意的事项及其法律责任。信访人需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方式提出信访事项,确保真实并负责任。在信访过程中,需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及其他公民权益,自觉维护信访秩序。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严重情况将
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公安机关依法实施治安行政管理,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户政管理等方面,旨在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危害治安行政管理的违法行为,履行包括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等在内的多项职责,以维护社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债务与亲属是没有关系的,个人债务由个人的财产偿还,个人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的,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的, 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