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程序错误怎么办
时间:2024-09-12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执法人员在进行执法的时候,都是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的,那么如果他人在执法的过程中程序是错误的,应该怎样进行处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执法程序错误的处理方式
1、先处罚后告知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先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如果行政机关先处罚后告知,即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这将导致行政处罚决定无效。对于这种错误,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指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告知义务,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被视为无效,行政相对人可以不执行。如果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应不予受理或裁定不予执行。
2、告知内容不完整
告知内容不完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告知的事项不明,即行政机关在告知程序中没有告知将据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法律依据,或没有告知将作出行政处罚的具体种类和幅度;二是告知的权利不充分,即行政机关在告知程序中没有依法告知当事人享有的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或虽然告知了但却没有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没有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对于这些错误,应该进行区别对待。如果行政机关在告知程序中未能如实告知其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严重影响到当事人救济权利的实现,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决定应被视为无效。而对于告知内容有欠缺但总体上未影响到当事人救济权利的实现的情况,可认定为行政瑕疵,只要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没有其他程序问题,应维持行政处罚决定的有效性。
3、告知形式不合法
由于行政处罚法没有规定告知程序应采用的形式,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口头告知、笔录和格式化告知通知书等不同形式。形式不一致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执法人员要求当事人在空白的笔录上签字,然后才告知其处罚的有关事项。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必要严格规定告知程序的形式。例如,可以制作规范化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在告知当事人的同时也将告知书送达给当事人,以避免发生一些不合法的行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持有和使用假毕业证虽未触犯刑法,但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若使用假毕业证进行诈骗则涉嫌犯罪。伪造和贩卖毕业证书的行为,包括伪造行为和明知的贩卖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
-
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后行政部门如何处理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按照正常执法程序,当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时,应当充分让其提出,如果其理由正当充分,行政机关可以参照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理由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时适
-
110可以举报骚扰电话吗?你的权益将得到保护吗?
只要是城管在收缴你的物品时,未按照执法程序,或未对你下达执法文书,收缴的是你的经营物品而非经营工具,你不但可以报警,还可以到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
-
林业行政处罚时效
《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三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林业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四条 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处理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证件由国家林业局统一制发,省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法
-
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告送达可以吗
-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程序有哪些
-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有哪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