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适用于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情况,也被称为“当场处罚”。
(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税务机关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执法人员应当场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并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
(二)、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税务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一)、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二)、在以下情形之一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三)、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时,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如果没有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适用于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之外的其他处罚情况。
(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税务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二)、当事人要求陈述、申辩时,应在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事项之日起3日内向税务机关陈述、申辩。陈述、申辩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如果采取口头形式,税务机关可以记录。当事人对《听取陈述申辩笔录》审核无误后应签字或盖章。
税务机关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应当采纳。税务机关不能因当事人的陈述或申辩而加重处罚。
在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并复核后,或当事人表示放弃陈述、申辩权后,税务机关应当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并送达当事人签收。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事实和证据、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同时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印章。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的定义和实施方式,包括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剥夺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财物。追缴和处理违法所得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违法所得的计算需要准确查证,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并遵循“全面调查、客观公正”的原则。缴纳方式包括当事人自愿缴纳
行政拘留的定义、适用范围及与刑事拘留的期限计算差异。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实施的短期限制自由的行政处罚。其适用范围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关于执行期限的计算,各地公安机关存在不同做法,尚无明确规定。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人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包括征税行为、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税收保全措施、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导致纳税人合法权益受损、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税务行政处罚、不予办理或
(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根据《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的规定: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停止出口退税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