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是行政处罚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标志着对涉嫌违法行为的正式调查的开始。
立案程序的规定旨在规范立案工作,提高行政效率,督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时处理举报、投诉和其他机关移送的案件。
调查取证是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关键环节,必须建立在充足的事实基础上。
调查取证程序包括调查取证权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告知、调查人身份制度、委托调查制度、证据制度、抽样取证、证据材料鉴定、证据先行登记保存、行政强制措施、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时的措施、回避制度和案件调查终结报告等。
核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监督把关的重要制度,由法制机构承担执法监督职能。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进一步强化了核审制度,以适应各地行政处罚和依法行政的需要。
告知程序是行政执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行政相对人依法行使陈述权、申辩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未按规定告知行政相对人给予其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行政处罚决定将不能成立。
听证是行政相对人行使陈述权和申辩权的重要方式,是一般程序中的重要规定。
国家工商局制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暂行规则》规定了听证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行政处罚决定是一般程序的结束环节,是办案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当事人作出的最终处理。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明确规定了办案机关负责人定案、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决定的作出,以及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办案期限等。
总之,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是行政处罚操作规程中最具体、最具适用性的内容。掌握并熟练运用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对于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行政处罚的公开原则、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法定原则、公正原则,以及不免除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原则。要求行政处罚的实施过程必须公开,同时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公民守法。在处罚过程中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避免与民事
《行政处罚法》关于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条件和程序、不服处罚决定的救济途径、罚款收缴制度,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对于边远地区的罚款收缴困难也进行了说明。最后,文章提及法院在判决前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并在查明事实的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及其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机关是负责违章建筑管理的部门,当地城建监察大队可接收举报。城建监察队伍的职责包括实施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的监察,并对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