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行政处罚的立法者要解决三重价值角度互相牵制问题所遵循的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毋需再加讨论。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法律原则的种类较多,如果以法律原则在法律上的地位和作用为标准,有基本原则和一般原则之分。基本原则是指在法律中对该法的制定、适用均起根本性指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其涵盖面十分广泛。一般原则是指在法律中只对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起指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第166页在此意义上,一般原则比基本原则更具有针对性。行政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它们固然可以涵盖地方立法中设置行政处罚的原则,但是过于广泛,操作难度大。在此,要讨论的是针对地方立法中设置行政处罚的一般性原则,而基本原则是讨论一般性原则的基础。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一般性原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诸原则之间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结构的制度性”;
二是体现法律的本质和根本价值的“内容的本源性”;
三是相对稳定地适应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需求的“效力的稳定性”;
四是能涵盖特定领域的所有法律关系的“范围的普遍性”;
五是对人们的行为起到宏观的导向作用的“功能的指导性和补充性”。
疫情期间公司解散后的赔偿问题。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需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依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而定。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以及被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解散的决议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根据相应比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对于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行为,责任人将会受到行政处分甚至被开除处分。包括强制集资、擅自降低补偿标准等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同时,《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也规定了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的法律
火灾事故的赔偿问题,首先分析了火灾事故的认定与责任归属,接着介绍了刑法中涉及的两类火灾罪名失火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并阐述了民事赔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文章还引用了相关法律条款对火灾事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详细说明。
违纪事实认定的依据及程序。依据包括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党章等,程序规定根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进行。同时,容错纠错机制的存在会影响轻微违纪行为性质的认定。建议完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以体现党内审查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