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第三人陈某、王某(王某系新泰市瑞丰肥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向被告新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称该批化肥有质量问题,二人合伙用于土豆种植后导致减产。
同月14日,被告工作人员与被告委托的某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在未通知原告和安某到场的情况下,对标称生产者为“山东壮壮嘉吉肥业有限公司”,标称商标为“壮壮”,陈某、王某所谓“使用后剩余”的“复混肥料”进行抽样取证,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2012年11月23日,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法院对瑞丰公司诉原告、安某等人产品责任纠纷一案,作出民事判决:原告赔偿瑞丰公司土豆减产损失35万元;安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宣判后,原告不服,依法提起上诉。
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认定安某销售不合格的原告生产的化肥的主要证据不足、违反法定程序。遂判决,撤销被告新泰市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宣判后,第三人陈某、王某不服,提起上诉。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原告主体资格是指能够启动行政诉讼程序,请求人民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判的主体条件。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况,原告与处罚决定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此具备对处罚决定提起撤销诉讼的主体资格。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抽样取证时应有当事人在场,并制作抽样记录、加贴封条、开具物品清单,并由办案人员和当事人在封条和相关记录上签名或盖章。然而,在本案中,被告在未通知原告和安某到场的情况下,对化肥进行抽样取证,违反了法定抽样程序规定。因此,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安某销售的化肥不合格。
根据正当程序原则,行政主体在作出不利于相对人的处理决定之前,应告知其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充分听取其陈述、申辩意见。然而,在本案中,被告在未通知原告参与、未告知原告事实、理由和依据、未听取原告陈述、申辩意见的情况下作出处罚决定,违反了法定程序。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执法主体分为法定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法定机关委托行政机关三类。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可决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但人身自由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部分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权,但并非所有城管都具有执法权。地方政府的
撤销行政许可是一种行政处罚方式,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惩罚的行为,具体包括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和吊销许可证件,还有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等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处分决定撤销的,应当恢复其级别、工资档次,按照原职务安排相应的职务,并在适当范围内为其恢复名誉。因变更而减轻处分或者被撤销处分人员的工资福利受到损失的,应当予以补偿。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侵害人的利益如果是由行政机关造成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如果不是行政机关造成的,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利益。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