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算是属于违法但并不一定属于违纪,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人员进行的处罚,而被行政处罚的人都是有违法行为的,而违纪是提违反党内纪律的违纪行为进行的纪律处罚。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
(1)处罚对象有违反行政规范的行为;
(2)处罚对象的违法行为依法律、法规、规章应受处罚;
(3)行政处罚对象是达到责任年龄、具备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行政处罚对象实施的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
党纪处分适用原则:
在党纪重处分适用过程中,采用了“举重以明轻原则”,例如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外,均自然免职。撤销党内职务是指撤销由党内选举或者组织任命的党内职务。
每种党纪处分都有相对应的影响期,影响期届满后,党纪处分自然解除,不需要由处分决定机关另行发文通知,不存在解除党纪处分的做法。党纪重处分影响期届满后,不视为自动恢复原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