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6条的规定,以赔偿金方式进行赔偿的标准是根据国家上一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的。然而,当侵权事实发生与赔偿决定时间跨年度时,就会面临赔偿金支付标准如何确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国家统计局在下一年度4月份才会发布上一年度的日平均工资标准。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1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因此,如果赔偿发生在上一年度10月份之后,并持续到第二年4月之前作出赔偿决定,此时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还没有发布。那么,按照什么标准来确定赔偿呢?同时,如果办案人员在年前和年后作出决定所依据的工资标准不同,那么同一事实因为办案速度不同而导致赔偿金额不同,对请求人来说显然不公平。
在缺乏新的法律规定之前,我认为可以以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为基准赔偿标准,如果跨年度遇到工资标准尚未颁布的情况,可以先以最近颁布的工资标准为准进行先行赔偿。如果新的工资标准高于原赔偿标准,则可以再作出补充决定,补足差额部分;如果新的标准低于原标准,则维持原决定。
根据《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第7条的规定,赔偿金支付是由国家赔偿费用先从本单位预算和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资金中支付,支付后再向同级财政机关申请核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单位的预算主要是用于行政经费和业务经费(包括办案经费),根据财政制度的规定,这些经费是不能挪用的。各单位的经费相当紧张,有些地方甚至连基本的办案经费都捉襟见肘。规定赔偿费用从单位已经紧张的经费中支出实在是困难重重,这样很容易导致赔偿决定已经作出,但无法及时执行,从而实际上无法保障国家赔偿的实施。这不仅会损害请求人的合法权益,对请求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对司法机关来说也是不严肃的。
为了解决《规定》和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我认为可以在现行规定框架内,仍然以单位先行支出为原则。当赔偿数额超过1万元时,应该报请当地人大常委会决定,并责成财政部门立即安排资金进行支付。
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和要求。赔偿请求人需向公安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并递交申请书,包括受害人的基本信息、具体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等。赔偿分为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并涉及不同的时间要求和计算标准。对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的赔偿,有明确的赔偿金计算规定。
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相关问题。在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时,相关机关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影响并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其中精神损害赔偿已列入国家赔偿范围。赔偿标准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受害人的受损情况、精神受损情况、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有关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赔偿规定。当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若存在侵犯人身权或财产权的情形,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具体情形包括违反拘留措施、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或改判无罪、使用不当手段导致公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问题。首先定义了刑事赔偿的范围,并强调了先行处理原则在刑事赔偿中的优越性。接着详细描述了提起刑事损害赔偿的程序,包括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审查、受理和赔偿决定的作出等步骤。最后提到了赔偿方式,一般通过双方协商或由赔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