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申请的途径有两种方式:
行政赔偿请求人在向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请求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时,同时认为该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在复议和诉讼过程中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在确定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况下,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才会对行政赔偿请求进行处理。这种方式被称为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诉讼请求或附带方式。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九条规定,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属于法律规定的赔偿情形之一,赔偿请求人可以要求赔偿。赔偿请求人可以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这种方式在双方对行政行为的违法性无争议、行政行为已被确认为违法或已被撤销、变更,但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未得到处理或受害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时使用。在单独方式中,必须先以书面形式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并经过先行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时,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赔偿申请书。申请书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书中必须包括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如果申请人是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与受害人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或代为行使请求权时,还应包括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所以及与受害人的关系等信息。如果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书应包括其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如果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终止,由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应提交原法人或组织终止的证明材料,以及赔偿请求人与终止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的证明材料。
申请书中必须明确赔偿请求的具体内容,例如要求金钱赔偿或返还财产等。如果有多项赔偿请求,应分项详细写明。
申请书中必须清楚陈述请求行政赔偿的理由和事实根据。主要包括行政损害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事实经过、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如果涉及人身伤害,还应提交受害人的死亡证明,说明死亡原因、时间、地点等证明材料,以及死者生前职业、工资、收入情况、抚养人的基本情况、丧葬费用等证明材料。
行政诉讼法案件的有效期限以及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对于不服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时亦如此。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原告是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中的七种错误行为将受到终身追究,包括涂改、隐匿、伪造证据等。意见强调以严格的审判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对法官的违法审判责任和违纪违
对于国家赔偿来说,主要的关于赔偿会有行政赔偿,民事赔偿,刑事赔偿等等,那么在这些赔偿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赔偿的范围与及特征条件等等,那么下文是关于国家赔偿中行政赔偿的条例。(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按照《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照本条例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自从实施《行政复议条例》以来,机关工作中就有了“行政复议申请书”这一文种。行政复议申请书,是申请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