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申请的途径有两种方式:
行政赔偿请求人在向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请求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时,同时认为该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在复议和诉讼过程中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在确定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况下,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才会对行政赔偿请求进行处理。这种方式被称为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诉讼请求或附带方式。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九条规定,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属于法律规定的赔偿情形之一,赔偿请求人可以要求赔偿。赔偿请求人可以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这种方式在双方对行政行为的违法性无争议、行政行为已被确认为违法或已被撤销、变更,但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未得到处理或受害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时使用。在单独方式中,必须先以书面形式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并经过先行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时,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赔偿申请书。申请书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书中必须包括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如果申请人是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与受害人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或代为行使请求权时,还应包括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所以及与受害人的关系等信息。如果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书应包括其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如果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终止,由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应提交原法人或组织终止的证明材料,以及赔偿请求人与终止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的证明材料。
申请书中必须明确赔偿请求的具体内容,例如要求金钱赔偿或返还财产等。如果有多项赔偿请求,应分项详细写明。
申请书中必须清楚陈述请求行政赔偿的理由和事实根据。主要包括行政损害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事实经过、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如果涉及人身伤害,还应提交受害人的死亡证明,说明死亡原因、时间、地点等证明材料,以及死者生前职业、工资、收入情况、抚养人的基本情况、丧葬费用等证明材料。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包括追责权的法律依据、行政赔偿的范围、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等。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或财产权时,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后有权向责任人追究责任,责任人应依法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并可
行政赔偿的司法程序是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要求,根据国家赔偿法和相关法律对赔偿争议进行裁决的程序。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以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职责
按照《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照本条例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自从实施《行政复议条例》以来,机关工作中就有了“行政复议申请书”这一文种。行政复议申请书,是申请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