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赔偿诉讼是一种行政诉讼,争议的内容是行政性质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争议的理由是具体行政行为,争议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因此,行政赔偿的诉讼性质属于行政诉讼的性质。
然而,从国外的观察来看,这个命题又有所怀疑。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不分公私法,一律以普通法来追究侵权赔偿责任,以民事诉讼程序来处理因行政职务侵权而生的赔偿请求。即使在法国,行政赔偿诉讼也不是采取传统的行政诉讼形式,而是采取完全管辖之诉的形式,行政法官的权力近似普通法院法官的权力,诉讼程序也和普通法院的程序相似。
因此,针对行政职权行为而生的诉讼被分为两大阵营,一为狭义的行政诉讼,即传统意义上的针对行政行为的撤销之诉及其现代衍生变种;一为行政赔偿诉讼,针对行政职务侵权行为。虽然可以将行政赔偿诉讼视为广义行政诉讼中的一种,但这种区分仅具有形式意义,并不具备实质意义。
将一些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赔偿范围。现行的国家赔偿法规定,只有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造成侵害才能要求行政赔偿。但在实践中,抽象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排除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可能会借此规避法律,采用抽象行政行为实施违法行为。因此,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赔偿范围,并进行周密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
对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也应纳入行政赔偿范围。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和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而实施的行政行为。滥用自由裁量权以及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给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现象不断涌现。因此,将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赔偿的范围,并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
将公有公共设施造成的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公有公共设施的设置与管理属于公共事物,其作用是服务、便利于广大民众。公有公共设施属于国有财产,其管理是由国家授权委托的,其有关事务理应属于国家职责范围。因此,将公有公共设施因设置或管理有缺陷而造成的损害纳入国家赔偿,有利于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增强责任心。
将间接损害纳入赔偿范围。间接损害是指可以预期得到的利益的损失,不是实际已经受到的损害。现行的国家赔偿法将间接的人身与财产损害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然而,有时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所造成的人身及财产的间接损害比直接损害要大得多。因此,将间接损害纳入赔偿范围是必要的。
本文探讨的是违法刑事拘留的人身自由赔偿金计算时间及相关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受害人从被违法拘留当日开始计算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具体情形包括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判决宣告无罪等。每日赔偿金根据国家上年度
九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工伤造成的九级伤残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而其他侵权行为造成的九级伤残赔偿金额则参考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具体标准因案件情况而异。
陕西省勉县人民法院处理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被告吴标驾驶摩托车与周荣驾驶的摩托车发生擦挂,导致原告庄敏受伤。经过调解,原被告及周荣达成赔偿协议,但被告未履行支付义务,构成违约行为。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吴标按照协议支付原告的赔偿费用,驳回
原告杜某因被告李某在家中非法接生导致的产后大出血纠纷案。法院认定被告李某非法行医并导致原告损害,需承担主要责任并赔偿3万元。非法行医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不应按医疗事故处理。此案引发对非法行医责任的思考,非法行医者应承担医疗风险和举证责任。二审法院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