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金可以征税吗
时间:2023-12-26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公民的合法权益构成侵害时,对公民进行的一种赔偿,国家赔偿包括刑事赔偿、行政赔偿等,行政赔偿获得的是赔偿金,那么行政赔偿金可以征税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行政赔偿金的征税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金是一种赔偿,取得的赔偿金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行政赔偿金是对侵犯罪权利所做的一种补偿。
一、行政赔偿金的免税规定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时,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此外,对于赔偿请求人获得的赔偿金,也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减免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获得的合理住房补贴、伙食补贴和洗衣费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 按照合理标准获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但是,纳税人需要提供出差的交通费、住宿费凭证(复印件)或企业安排出差的相关计划,并由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免税。
- 获得的探亲费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但是,纳税人需要提供探亲的交通支出凭证(复印件),并由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免税。
- 从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所得可以暂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行政赔偿的范围
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违法拘留或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 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 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 其他违法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 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
- 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
- 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
- 其他违法行为造成财产损害。
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国家都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身行为导致损害发生。
-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行政赔偿的标准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4条的规定,行政赔偿的赔偿方式和标准如下:
- 侵犯人身自由的,每月按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支付赔偿金。
- 造成身体伤害的,应赔偿医疗费和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误工收入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 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赔偿医疗费和残疾赔偿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金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金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 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 造成财产权损害的,可以返还财产,如果无法返还则按照直接损失进行赔偿。如果财产已被拍卖,则支付拍卖价款。对于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情况,还应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法案件有效期限
行政诉讼法案件的有效期限以及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对于不服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时亦如此。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原告是
-
行政赔偿是否属于国家赔偿?
行政赔偿是否属于国家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国家赔偿法》,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形式,涵盖了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赔偿。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的这些权利,受害人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
国家赔偿金支付机构是哪个
国家赔偿法的相关细节和规定,重点探讨了国家赔偿金的支付机构及相关规定,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以及赔偿责任的原则与范围,同时明确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追偿权利,对于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限制和保护民众权益做出了详尽阐述。国家赔偿金支付机构负责处理国家赔偿支出的
-
将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必要性
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必要性,指出国家赔偿法未涉及公共设施所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的问题。文章认为随着社会发展与国家职能转变,行政不作为造成的损害应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并建议调整国家赔偿法,明确责任范围和赔偿费用负担等问题,以保护公民权益,推动法治
-
最高法发布司法责任制完善意见
-
行政不作为是否需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
国家行政赔偿的条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