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并实施行政行为的机构,由行政人员组成。行政主体的存在是行政赔偿的前提条件。
司法机关作为司法权主体,行政机关作为机关法人,以及行政人员作为公民,引起的赔偿并不属于行政赔偿的范畴。
只有行政行为,即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公务的行为,才能构成行政赔偿。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以及行政人员的个人行为等,都不能构成行政赔偿。
只有违法行政行为才能构成行政赔偿,合法行政行为不能构成行政赔偿。行政赔偿的要件是行政行为客观上的违法,而不以行政主体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为要件。
行政赔偿是因行政主体违法行政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而引起的。首先,违法行政行为必须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构成行政赔偿。如果侵犯的不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则不能构成行政赔偿。其次,行政侵权必须造成实际损害才能构成行政赔偿。如果违法行政行为未造成实际损害,或者该行政损害不是由该行政行为造成,也不能构成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责任由国家承担。行政主体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权,行政主体违法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时,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并不承担赔偿责任,而是作为国家的代表承担赔偿义务。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行政执法监督的定义和范围。行政执法监督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实施的监督活动,适用于依法受行政机关委托或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执法活动。其特征和含义在于由负有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并纠正违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和特征,包括其名义、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身份以及申请要求。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身份和认定方式。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包括追责权的法律依据、行政赔偿的范围、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等。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或财产权时,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后有权向责任人追究责任,责任人应依法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