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行政不予赔偿决定可诉吗

行政不予赔偿决定可诉吗

时间:2024-01-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970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于行政不予赔偿决定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行政不予赔偿决定可诉吗。

行政不予赔偿决定是否可诉?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然而,对于行政机关针对申诉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是否可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详细说明。因此,需要对处理决定的性质进行分析确认,以确定其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案情

该案涉及重庆市某通信公司与某县统建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某县河堡地下商贸中心的合作项目。后来,某县统建公司将与原告共同开发建设的五间门面房出售给第三人付县等五人。2001年6月,第三人付县向被告某县国土房管局申请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取得了土地房屋所有权证。2006年4月,原告某通信公司申请办理房屋产权证时,才得知被告已向第三人付县等五人颁发了该五间门面房的土地房屋所有权证。原告随后向被告申请注销,但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处理决定,导致原告提起不作为行政诉讼。2007年11月,被告根据某县法院的判决作出了注销第三人付县的土地房屋所有权证的处理决定。然而,在复议过程中,被告撤销了注销决定,引发了原告的不满。原告随后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被告作出的不予注销决定。

审判结果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作出的不予注销决定实际上是对原颁证行为的维持和对原告申请的驳回,并未改变原有的行政法律关系,也没有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新的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范围。因此,原告对被告作出的不予注销决定不具有诉权,其起诉应予驳回。

评析

对于行政机关针对申诉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是否可诉,存在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该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影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另一种意见认为,该决定只是对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确认,没有创设新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在本案中,法院采纳了第二种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被告作出的不予注销决定只是对原颁证行为的维持和对原告申请的驳回,没有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影响。因此,原告无权提起行政诉讼,其起诉应被驳回。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否可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认。当事人应根据自身权益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济途径,并在法定起诉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完善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中国行政机关在处理涉及行政赔偿、补偿及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相关原则。在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特点也对于理解这一过程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决策权,旨在处理案件并尊

  • 当事人对海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对海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相关内容。当事人可在得知海关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海关或法院提出复议或诉讼申请,其中复议申请可附带赔偿请求。行政诉讼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关于赔偿请求时效,请求人

  •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 如何执行无力偿还法院判决
  • 劳动法: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