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食品赔偿是以行政处罚为前提吗

食品赔偿是以行政处罚为前提吗

时间:2024-12-1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984

食品赔偿的法律要求及维权方式

1. 价格欺诈、虚假宣传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通常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但不得低于500元。

2. 食品过期、食品冒充药品、食品中添加药品

根据法律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3. 食品包装的要求

(1) 散装食品包装:应在食品上标明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者名称以及联系方式。

(2) 婴幼儿食品包装: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副食品,其标签还应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3) 进口食品包装: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如果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将不得进口。

(4) 标签应包含以下9个方面的内容:

a. 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b. 成分或配料表;

c. 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d. 保质期;

e. 产品标准代号;

f. 贮存条件;

g.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h. 生产许可证编号;

i. 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4. 食品维权的步骤

a. 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首先,消费者应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尝试解决问题。

b. 投诉消费者协会:如果经营者不予协商,消费者可以向所在地区的消费者协会投诉。

c. 投诉工商所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如果协商无效,消费者可以向所在地区的工商所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d. 起诉经营者:如果经过多次协调仍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向法院起诉经营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疫情期间公司解散的赔偿问题

    疫情期间公司解散后的赔偿问题。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需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依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而定。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以及被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解散的决议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根据相应比

  •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 海洋环境污染责任及处罚

    海洋环境污染责任及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需采取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措施。若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导致污染损害,第三者也应承担责任并赔偿。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而环境监督管理人员若滥用职权等导致污染损

  •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包括追责权的法律依据、行政赔偿的范围、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等。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或财产权时,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后有权向责任人追究责任,责任人应依法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并可

  •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
  • 商家虚假宣传,不让退款怎么办
  • 如何赔偿因名誉侵权而遭受的损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