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律法规 >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当事人救济有哪些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当事人救济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8011
国家赔偿是我国对公民利益保障的重要法律,公民的利益遭受国家机关不法侵害时,是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的,被申请的机关要及时作出赔偿决定,那么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当事人救济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当事人救济有哪些

依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司法救济的措施包括申请复议、提出申诉、申请作出赔偿决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二十四条 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赔偿请求人可以依照本条规定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第二十五条 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

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国家赔偿计算方式

1、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如同侵犯人身自由的赔偿,但最高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3、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生活费的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付至死亡时止;

4、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返还财产;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因此造成财产损坏或灭失以及其他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或灭失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的,按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仲裁申请书

    关于一个钢窗厂的仲裁申请书。申请人按时向被申请人交付了钢窗,但对方违约拒不支付货款,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原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立即支付货款并赔偿损失费。

  • 工伤鉴定后多久可以定级

    工伤鉴定后多久可定级的问题,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没有劳动合同如何进行工伤索赔,只要能够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可按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赔偿。有利

  • 工地受伤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工地受伤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如何进行赔偿的问题。员工可以通过确立劳动关系、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等步骤来获得赔偿。赔偿金额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如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起诉讼。

  • 离婚赔偿法院怎么判

    离婚赔偿的判定因素,包括对方的过错程度、财产状况和法律规定。文章还提到了离婚诉讼中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以及结婚证的重要性。在没有结婚证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法律保护离婚的要求。

  • 孩子在学校受伤如何赔偿法
  • 航班取消赔偿是怎样的
  • 被狗咬了,现在拒绝赔偿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