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机动车实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除了交强险之外,还有车辆损失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全车盗抢险、车上责任险、无过失责任险、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车辆停驶损失险、自燃损失险、新增设备损失险、不计免赔特约险等险种。但是汽车上了保险并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了,一旦出险后,车主必须及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请求,当然,如果懂得一些索赔知识,将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应首先弄清保险索赔的条件。交通事故车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属于投保车辆的损失;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不属于除外责任;属于必要的合理费用。
发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险人在向保险公司索赔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及时报案。
保险事故发生后,除向公安交警部门报案外,还应按《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派人报案,则应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并提供保险单和保险费收据,按要求填写出险通知书;如来不及派人报案,可先电话报案,待事故处理后,再向保险公司补述事发经过,并填写出险通知书。
2.不要擅自修车。
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会视情况,派人到现场勘察或到交通部门了解出险情况,同时对车辆进行定损,估算合理费用,并通知车主到保险公司指定的修理厂处理事故车辆。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最好能在选择维修单位、修理的项目和方式等方面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达成一致,以避免出现保险公司拒赔的情况。
3.注意赔付时间。
当被保险人自保险车辆修复或事故处理结案之日起,3个月内不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或自保险公司通知被保险人领取保险赔款之日起1年内不领取应得的赔款,即视为自动放弃权益。
4.注意保存证据。
被保险人应妥善保存保险单、事故处理证明、事故调解书、修理清单及其他有关证明,以便日后到保险公司领取赔偿金。
5.索赔时见好就收。
被保险人在索赔的过程中要杜绝两个误区:一是怕麻烦,装"大款",觉得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耽误时间,而选择自己私了,结果双方发生争执再寻求保险公司的赔偿遭到拒赔;二是很小的损失,例如刮蹭点油漆,碰个车灯也去索赔,不仅自找麻烦,还有可能导致自己车辆的费率被调高。
6.异地出险的情况。
当汽车异地出险时,被保险人务必及时报案,安心等待保险公司的定损施救。车主绝不能自行维修汽车或人力推车,由于擅自拖运维修汽车而造成车损扩大,保险公司通常是不负责理赔的。此外,车主还需要第一时间拍下事故现场的照片作为理赔凭据。假如定损员难以在预定时间内做好事故定损工作,车主也能通过这些照片与实际维修单据,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时的处理流程。人民法院会裁定并宣告公司破产,清算组将接管破产企业财产,进行财务审计和清偿未到期债务。同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小公司需支付员工双倍工资差额作为赔偿。对于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和责任认定,并在交强险责任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