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具有权利性,其基础是公民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而非行政权力。现代宪政观念强调,政府是否应当公开信息、向民众提供信息,不是政府的权力决定,而是民众的权利决定。这种权利是民众享有的宪法权利。因此,政府应当根据民众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实现相应的宪法权利。公民个人根据宪法权利和具体法律规定,自由获取政府信息,是公民和公共权力机关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性,不是所有政府信息都可以公开。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政府信息是不可公开的。政府所掌握的许多信息具有"秘密"等级,这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当政府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公开会影响国家利益时,其公开会受到严格禁止,并受到《保密法》的严格规制。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规定。由于难以一一列举可以公开的信息,立法技术上通常将例外信息作为研究重点,除例外信息外,其他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以载体为依托。政府信息是无形的,必须通过一定方式体现出来,这种方式实质上就是一定载体的表现形式。例如,通过政府公开刊物刊载,通过设立阅览室展示等等,这些表现形式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以载体为依托,没有载体,政府信息无法传递。载体的范围多种多样,可以是纸张书面形式,也可以是电子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普及。然而,不同载体的成本不同,这需要法律进行规定和选择。因此,政府信息公开以载体为依托的特性虽然不显得那么重要,但它影响着信息的传递,甚至直接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标准的确定。
行政许可监督的三大功能,包括行为矫正功能、预防功能和反馈功能。通过监督机制和体系,及时防止和消除系统或个人的偏离行为,保持行政许可行为的统一性和一致性。监督方式包括备案审查、资格认定和行政执法检查等。本网站还提供律师咨询服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的管理办法。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及国务院通知,为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了该办法。办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企业,包括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级越高表示安全生产水平越好。企业应
行政执法在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文章阐述了行政执法的定义、主体、依据、性质和目的。其中重点讨论了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和权限,以及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文章旨在说明行政执法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行政监督的概念、分类和法律依据。行政监督是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申请条件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属于监督范围的事项,行政相对人即可申请。其法律依据为《行政监察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并